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包括(   

①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③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④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 .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制面粉输入值的数据统计(单位:元)。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通商口岸大量开放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C.国际形势急剧变化D.民国政府政策推动
2015-10-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最后适应性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3 . 下图为“二战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参战数据示意图”。它反映了
A.抗战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B.国际力量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C.抗日战争结束了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4 . 下表反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
类别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189315.681.82.6
191039.841.418.8
192040.139.420.5

A.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
5 . 读《汉代全国商业都会统计表》(数据源自《史记·货殖列传》,除长安外)这表明当时

①黄河流域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区域
②南方的商业发展不如北方
③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关中地区是商贾活动的中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01-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A.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
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
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
7 .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美国进出口贸路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8 . 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观察下列对比数据。这些数据体现出
发达国家人均GDP(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美元)
美国28740印度390
英国20710尼泊尔210
德国28260巴西4720
法国[来26050秘鲁2460
瑞士44320埃塞俄比亚107
世界平均:5130(《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A.西欧国家主导了全球化B.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C.全球化使贫富分化加快D.世界经济收益两极分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下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
C.民族工业的布局发生变动
D.直观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