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源纷纷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流动、汇聚。20世纪末21世纪初,党和国家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下图所示为1978年、2002年和2012年四大区域生产总值对比情况。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认识(     

A.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和基础B.改革开放取得的开创性成就
C.对外开放对发展的引领作用D.脱贫攻坚与实现小康的关联
2 . 根据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40%,OECD成员国占60%;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占比达到了49%,OECD国家占比是51%。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A.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提升
C.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D.南北差距问题得以解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康熙到宣统年间,雷氏家族连续八代主持或参与设计皇家建筑。雷家工匠先做烫样(建筑模型)御览钦准后再绘制施工图。立体可折卸的烫样展示了建筑内部梁结构;平面的图档绘制出建筑环境,大小比例等;有些还细化到室内装修、家具和陈设这些精准描绘的烫样和图档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真实地位。2007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类型图像备注
烫样模型

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立体模型,原建筑已毁于战火;
总样总设计图

《清西陵全图》,图中所有陵寝配合山川形势,因地制宜,“虽为人作,宛如天开”。
立样立体设计图样

圆明园“方壶胜境”铜龙陈设立样,描绘了铜龙及石座尺寸及细节
平格样二维平面上的三维信息图样

按比例绘制格网,在交点处标注高程数据,与西方“数字高程模型”的技术核心原理一致。

——据《国家宝藏》(第二季)解说词整理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的“记忆”,都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


请围绕“中国记忆”的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数量备注
收入粮食8500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田租(上缴实物)283同上
算赋和口赋
(上缴货币)
406
兵役和徭役2300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4918据战国比例推算
2732同上
祭祀等仪式300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族是五口之家
从上表中提取两项有关汉代经济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6 . 国家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 收入
年份
英国
中国(明朝)
关税所占
比率
土地
税总额
所占
比率
关税
收入
所占
比率
土地
税总额
所占
比率
1490
6.7
5%
30.4
21.77%
3
0.17%
1614
93%
1552
7.5
11%
28.3
40.81%
8
0.45%
1309
73%
1602
3.6
14%
65
25.52%
20
0.87%
1844
80%

——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比较1490—l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清代)关税收入总额直线上升,至清末已比鸦片战争前夕增加了近百倍,所占财政收入比重也由清代前期的10%左右猛跃为晚清的30%左右,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清政府借用外债活动可以光绪二十年(1894)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其国外借款共计4626万两,每年收入平均仅占财政总收入的4%左右;晚清时期共借外债l2.04亿两,每年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50%。
——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2)据材料二,说明清代晚期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据此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 美国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单位:万美元)

——《1942年美国统计摘要》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化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趋势?
2016-12-12更新 | 1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