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材料一   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实现大一统,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大一统”这个课题。《禹贡》、《周礼》等主张中国、四夷“四海会同”,统一由“王”来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

——《礼记》

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治理各族人民要尊重他们的民族特点,不要随便地改变他们的习俗。

——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

材料二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汉武帝主导的文化建设迅速推及全国各地,并对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的汉文化出现了。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1)依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念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武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汉文化”的原因。
2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领域

春秋争霸

战国纷争

背景

①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内容

东方齐国、北方晋国、南方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①“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②“战国七雄”

影响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权力下移奴隶社会趋于瓦解,国家趋于统一

(2)华夏认同

原因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交往加速;礼乐制度教化

表现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少数民族也产生了_______观念;
②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2022-09-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3 .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其主要的不同是(     
A.社会背景B.根本目的C.途径手段D.阶级属性
4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美国:联邦共和制
(1)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2)内容
①美国是____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②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____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
2023-08-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讲义)
5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3)________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4)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________
2023-08-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学习讲义)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表现
①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________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________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②战后,战胜国建立了________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________
③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________》,宣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023-08-1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习讲义)
7 . 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①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____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
(2)形成: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_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________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________挂钩。
(4)影响
①积极: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
②消极:________取得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5)瓦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2023-08-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学习讲义)
8 .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背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2)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_____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023-08-18更新 | 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9 . 专制王权国家
(1)背景
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________得到加强。
②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________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表现
①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________》,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________统治时期,法国王权到达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2023-08-17更新 | 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习讲义)
10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近代
(1)背景:近代____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表现
①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____制度。
②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____的传统,____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____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____产生,市长同时对____和本地选民负责。
2023-08-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