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3 . 下面图片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B.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C.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018-09-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对青山镇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19世纪后期,德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垄断组织,增加军费、科教投入,综合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形成的背景是当时德国
A.封建割据导致四分五裂
B.凯恩斯主义盛行
C.实行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D.法西斯主义盛行
5 .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2017-08-18更新 | 33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6 . 中国明朝时曾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结合所学知识,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结果与意义。

2017-09-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
2017-02-17更新 | 36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局一高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是( )
A.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B.全面抗战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的“卢构桥事变”
C.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下的全民族抗战
D.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称文艺复兴“为欧洲扩张提供了智力背景”,其含义是
A.人文主义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精神动力
B.近代科学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知识条件
C.哥白尼学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
D.基督教神学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英国教士马尔萨斯认为:“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这一论断产生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导致人口激增
B.殖民扩张,贩卖黑奴带来大量的移民
C.工业化革命,经济增长激化社会问题
D.经济危机,失业者过多导致就业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