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轰破了国人几千年“天朝上国”的迷梦。至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发逆”之患,还要应对“洋人”之灾,困顿之势,尤若重病之躯,举步维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科学论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而且为国内绝大多数历史学者所公认。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就开始丧失了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由此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变法思潮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了高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广泛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积极著书立说,并形成了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启蒙思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发动的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潮高涨的背景。
2022-11-26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m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婴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材料二   民族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堪称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海外华侨抓住这个时机,踊跃向国内投资。仅在19121919年间,华侨投资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房地产业多达1042家,投资金额达7100万元。

——摘编自苏文菁主编《商发展史·总论卷(近代部分)

材料三   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己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展开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斗争。

材料一

抗争与探索
(代表事件)
代表人物

主张

A栾诉、曾国藩、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自强,剿发逆,勤远

B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

C蔡元培、鲁迅、刘半农

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

旧伦理旧宗教

材料二 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总论

材料三     中国人自己开办并拥有的棉纺厂的纱锭数,从1913年的651676支,增长到1919年的1173012支。除此之外,日本人也在中国新建了若干工厂。中国工人阶级增长的速度,比中资工厂的增长速度以及中资和外资工厂加起来所拥有的生产设备的增长速度都要快。期间,被运往国外的“苦力”(华工)也有千百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在俄国做工的,不久后就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随着人数的增长,视野的开拓,工人阶级必然要向过去自己完全被埋没的处境发出挑战。

——摘编自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爱泼斯坦全集:国际视野回顾近代中国变迁》

材料四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然而辛亥革命毕竟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所产生的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其他重大因素发挥作用,由革命引发的新一轮发展实业热潮不会持续太久。1914~1920年,私人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为10.54%,一些主要行业的增长率更高,面粉业为22.8%,卷烟业为36.7%,棉纺织业为17.4%。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所示表格,在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任选ABC中的一个事件进行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事件名称后再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4~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2-03-0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仁政与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共同点?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下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述》(1982年)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产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的经济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美国社会机况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形成了什么新的发展模式?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的原则。
2021-12-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0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华文化从传统步入现代,兼收并蓄。

材料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来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期,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速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

     ——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服饰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汉族服饰吸收了胡服的很多形式,胡服逐渐被全社会所接受,大范围地流行。裤褶()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这种服式传入中原地区,并成为汉族的军旅之服。到了南北朝时期,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日常服用。


上图是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汉族的服制礼仪。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等礼仪之服,一般都沿袭秦汉旧制。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都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董哗《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服”风尚》


(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朝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改革的背景或原因中,作为目的是
A.巩固统治B.客观条件C.社会问题D.生产力发展
2020-01-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王权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美国改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列举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2019-11-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平均寿命只有17岁。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人们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材料旨在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背景
B.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C.工业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D.社会发展呈现衰退迹象

10 . 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政策?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我向你们,也像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2)材料二中的新政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