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u)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适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火,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材料三: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

——《魏书·高祖纪》

材料四:(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竟为之。

——《后汉·书五行志》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民族关系处理方式上有何异同?
(2)材料三中的“五经”指什么?孝文帝在政治生活中是怎样推行“五经”之义的?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民族融合具有什么特点?对中华民族有何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   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摘自《人教版·教材》

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其中包括采纳了汉人历法,重新建立了汉人的科举考试制度,采用了汉人的朝廷礼仪制度,祭孔并建立了太庙。

材料三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

——摘自《人教版·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朝的管理制度,并分析其管理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金朝实行了何种管理制度?据材料简要分析金朝统治有何突出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南、西北及东南边疆地区管辖的?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辽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管理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2022-05-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材料四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3)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统一四海,天下之人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今秦南面而王天下,使天下之民稳定,人民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二秦王嬴政初并天下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神话传说的“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神话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材料三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天下人民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
(2)根据材料二,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回答,西周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末年吏治腐败,皇子争储,朋党干政,社会面临严重危机。雍正即位后指出,“数十年来,日积月累,亏空婪赃之案,不可胜数,朕若不加惩治,仍容此等贪官污吏拥厚资以长子孙,则将来天下有司皆以侵课纳贿为得计,其流弊何所底止。” 一个月后即下令,各省督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3年之内务必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掩饰,如逾限期,从重治罪,3年补完之后,若再有亏空决不宽借贷。中央设立“会考府”,专门核查缴税、报销和钱粮支用事宜。许多贪官被揭发、革职、抄家,受到处分的官吏多达210名。

……(雍正)创设耗羡归公和发放养廉银制度,规定:每两加收五分,作为政府的统一税收,各地不得任意增加,征收之后,一律归国库,中央给地方返还一部分作为地方官吏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称作“养廉银”。……据统计,实行财政革新制度后,全国只发生了4起比较大的贪污纳贿案件。《文史通义》中称:我宪皇帝澄清吏治,裁革陋规,整饬官方,征治贪墨,实为千载一时。

——朱贵玉《治国就是治吏》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改革为清王朝的统治带来哪些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位伟人,都曾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

材料一   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选集》第4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问题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1227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这种情形,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1935年下半年,日本在中国哪一地区策动了一系列侵略活动?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针对时局提出的革命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和非洲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的共同经验。
2023-09-15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汴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据统计,唐代10万户的城市仅11个,北宋则多达40个。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除了大城市外,宋代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镇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成为商品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式。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盛,不仅超越前朝而且也为后世所不及。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繁荣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列宁当时就给予高度评价,把这场革命风暴称为“亚洲的觉醒”。以菲律宾独立战争、印度自主自产运动和伊朗立宪运动、中国辛亥革命两种不同核心特征的革命为代表,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时期。当时,资产阶级上层自由派地主的相当大部分还没有从改良主义道路上完全转过来,力量受到极大的牵制,甚至有些国家如土耳其还没有真正的工业资产阶级。加之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普遍不愿满足群众提出的改善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要求,认为群众支持可有可无,甚至对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20世纪帝国主义间的矛盾还没达到总爆发的程度,当世界还是帝国主义一统天下时,革命要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林承节《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指导思想
第一阶段
(1918~1928)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8~1923)
朝鲜三一起义(1919年3月)
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中国五四运动(1919年5月)
阿富汗反英独立战争(1919年)
伊拉克人民反英起义(1920年)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荷起义(1926~1927)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型民族主义;
以凯末尔为代表的世俗改革型民族主义;
以甘地为代表的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
以苏加诺为代表的综合型民族主义
第二阶段
(1929~1939)
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1)
中国、朝鲜抗日民族运动
印尼“七省号”军舰起义(1933)
越南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

——摘编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亚洲觉醒”浪潮的类型及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挨饿……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
材料二 罗斯福曾说:“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我国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们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工资收入者、雇主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二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出现一个“黄金时代”。英国爱德礼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国有化。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放松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做法,降低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胡佛对政府责任的看法?从中体现胡佛怎样的经济思想
(2)从罗斯福上述言论来看,他制定了哪些措施保障公民利益?这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德国经济政策于英国有何不同?
2016-11-18更新 | 6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