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宗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都,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汉书·诸侯王列表序》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分封王国的历史背景。汉初地方行政体制较秦朝有了怎样的变化?该变化导致了怎样的社会矛盾?

材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亟,祸小;不削返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2)两则材料中的“上”各是谁?两则材料所提出的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案在实施手段和效果方面有何不同?
(3)除了采取正确的策略以外,汉武帝能够解决王国问题的原因还有哪些?

材料四   汉代中央官制从汉武帝时代开始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外朝形成。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内朝官员想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待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

——乔国华《汉武帝时期中朝形成过程简析》


(4)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外朝官员的人员构成,职能分配及其影响。

材料五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行“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权,一个刺史部包括若干都国,刺史俸禄仅六百石,而郡国守相俸禄是二千石。

——樊树志《国史概要》


(5)刺史的主要职责与御史大夫有什么不同?刺史职责重大而品级很低,如此制度设计目的何在?

材料六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秦始皇失败了,汉武帝成功了。

——历史学家顾颉刚


(6)有学者用“殊途同归”一词来形容秦皇、汉武在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做法,试用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说明,并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2023-07-07更新 | 8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论联合政府》的历史背景是:
A.抗日战争胜利前夕B.抗日战争已经成功C.解放战争前夕D.解放战争结束
2020-03-17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3 . 在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下,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雅尔塔体制
B.欧洲联盟
C.不结盟运动
D.亚非会议
2019-09-2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二)教育与时局

材料一: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不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奏请创设同文馆说》1861年

材料二: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均上知爱国,下足立身,始不负朝廷兴学之意。

——《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1904年

材料三: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上述材料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___________属于二手史料的是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清廷创设同文馆的主要目的是      ①      ,理由是        ②        ;材料二中,清廷奏定新学堂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③     ,其奏设的背景是     ④     ;依据材料三,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⑤          
2019-10-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5 . 重庆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今洋人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由此判定,重庆这次起义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8-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中外知识线第二次接触的世界背景是
A.明代朝贡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启蒙运动开展
D.工业革命扩展
2019-05-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等级考试第二次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2017-08-18更新 | 33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一模历史试题
8 .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1)儒家学说的产生、发展、演变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简析儒家学说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
2016-11-18更新 | 7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卷

9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独特景观,也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场所。某校历史社团举办了一场“循迹历史古城”的活动。

活动准备:四幅历史古城图片

       

1.活动一;请将上述古城在下列地图中进行空间定位。(填写字母)

       

2.活动二:同学们以老胶片形式呈现了古城场景的片段。依据设定的身份体验多元的古城文明,完成填空。   


3.活动三:社团成员阅读《中华文明传真》,一则材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居住在长安的外国人很多……波斯、阿拉伯人,印度僧侣,日本、新罗留学生和学问僧,在长安的外国人可能在十万人以上。在朝廷任官的外国人为数也不少。

依据上述材料,向同学介绍古城长安的主要特征。
4.世界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出什么特征,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2023-06-27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原因在于
A.纠正冤假错案B.重申党的领导C.明确发展方向D.强调实事求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