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文字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下列属于苏美尔地区文字的是(       
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腓尼基字母
2024-03-28更新 | 37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其主要的不同是(     
A.社会背景B.根本目的C.途径手段D.阶级属性
3 .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革命,主要是(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提出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C.借鉴法国科学家拉瓦西的学说D.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理论
2024-02-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主要在于(     
A.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B.赞美人的存在价值
C.倡导民主、科学、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政体
2024-02-27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5 .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是(     
A.“南方谈话”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C.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2024-02-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基于(     
A.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B.美国霸权政策失败
C.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7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材料一   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实现大一统,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大一统”这个课题。《禹贡》、《周礼》等主张中国、四夷“四海会同”,统一由“王”来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

——《礼记》

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治理各族人民要尊重他们的民族特点,不要随便地改变他们的习俗。

——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

材料二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汉武帝主导的文化建设迅速推及全国各地,并对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的汉文化出现了。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1)依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念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武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汉文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2023-04-21更新 | 1171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大飞跃。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国家开始形成
C.私有制的逐渐产生D.早期城市的出现
2023-04-03更新 | 890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选科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