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护国战争 
(1)背景: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__________在云南宣布独立,讨伐袁世凯。袁世凯取消帝制。
(3)失败的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________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023-01-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
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________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____阶段。
②它们掀起了新的____的狂潮。____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____被瓜分殆尽。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____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A.英德矛盾:____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____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B.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____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C.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____而关系恶化。
D.奥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____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3)两大集团形成
①目的: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____
②表现:20世纪初,____、奥匈帝国、____组成“同盟国”,英国、____、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它们竞相____,制定战争计划,制造____危机和局部____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2022-09-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册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表现
(1)军阀混战: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____,先后爆发直皖、____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____所控制。
(2)“府院之争”
①背景:袁世凯死后,____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____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____,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
②过程:1917年5月,继任总统____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
③结果:随后,____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____,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3)护法运动
①背景: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____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____,拒绝恢复____
②过程:____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____,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____为大元帅。
③结果: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____,却千方百计排挤____。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
(4)参加一战
①原因:为争取____,抑制____在华势力的发展。
②表现:____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____方面。随即,中国收回____、奥在____、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____。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③影响:中国____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____
2022-08-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4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背景:科举制度的废除
(1)原因:西学的传播和____的开展。
(2)废除
①1898年,戊戌变法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②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____,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③1905年,光绪帝诏准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度
2022-09-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唐朝后期:两税法
(1)背景及原因:天宝年间,________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____无法推行,____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及时间:为了解决________年。
(3)内容
①每户按________缴纳户税,按____缴纳地税,取消____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________两次纳税
(4)意义
①简化税收____,扩大收税____,保证国家的____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____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____控制。
2022-08-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6 .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该学者       (  )
A.分析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原因B.介绍了亚历山大远征的背景
C.分析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D.指出了亚历山大远征的野蛮
7 .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全球劳动力市场
(1)形成背景:在________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流动表现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________、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________。同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________
③20世纪90年代:________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________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________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
英”,在________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05-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3第三单元知识串讲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
①统一多民族____进一步发展。
②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张居正改革(明神宗时期)
①内容:大力整肃吏治,加强____,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____
②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2023-01-2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9 .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
派别背景阶级属性主张结果影响
抵抗派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惊醒地主阶级师夷之长技以______未实践启迪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太平
天国
鸦片战争后,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农民阶级有田同耕,平均分配;以法治国;______外交等过于理想,与现实环境不符,未能实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其主张影响后世
洋务派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
中央与地
方实力派
师夷长技以______、求富创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和新式学堂,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其破产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维新派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兴民权,实行______,改革教育制度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但遭到顽固势力阻挠,最终失败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023-09-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五单元单元整合
10 . 美国一超独大
(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____
(2)主要表现
①“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____
②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____。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____
2023-05-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九单元知识串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