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材料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在危机解决过程申,美国竭力主张动用武力。苏联由于国内局势以及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减弱等原因,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形势下仍企望出台阿拉伯范围解决危机的方案,反对使用军事力量。最终美国以联合国多国部队名义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海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美国进一步控制了西方能源的生命线,还使美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美国从以往的在阿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的单一角色转变为整个中东事务的主导者,而苏联则从力不从心到由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这标志着苏联同美国争夺中东历史的结束。

——摘编自史朝军《冷战时期美苏对中东的争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湾危机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海湾战争对国际形势走向的影响
2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3 .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缺乏活力B.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4 . (二)教育与时局

材料一: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不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奏请创设同文馆说》1861年

材料二: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均上知爱国,下足立身,始不负朝廷兴学之意。

——《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1904年

材料三: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上述材料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___________属于二手史料的是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清廷创设同文馆的主要目的是      ①      ,理由是        ②        ;材料二中,清廷奏定新学堂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③     ,其奏设的背景是     ④     ;依据材料三,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⑤          
2019-10-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襄渝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清前期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承继了明代的“一条鞭法”。朝廷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采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更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到雍正元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
6 . “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中外知识线第二次接触的世界背景是
A.明代朝贡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启蒙运动开展
D.工业革命扩展
2019-05-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等级考试第二次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通讯工具的革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8 . 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材料二       ……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
2018-09-10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等四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2017-08-18更新 | 33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年高考猜题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10 . 清末云南留日学生杨琼说,学习汉字费时过久,“此在古世,事物简单,自应尔尔。若至今世,事物复杂,竞争又复剧烈,而欲执此以求新学问、普教育,是犹策蹇驴以蹑飚景,其何能济事!”这种感受产生的背景是
A.“欧风美雨驰而东”
B.“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C.“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