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表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B.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
C.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交流D.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
2 . 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垄断的目的是追求高额利润
C.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D.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列关于土地兼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②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土地兼并的加剧使自耕农纷纷破产,两极分化激烈,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④历代统治者都严格禁止并逐步消除了土地兼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 下列对1787年宪法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国家政权
B.确立了共和政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确立了联邦制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不力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主张,并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方面加以评述。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的着眼点有何不同?从材料三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8 . 历史课上,老师让学生用一句最准确的话评价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深远的影响,下列评述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A.甲:思想上的大一统带来了中国历史政治上长久的统一
B.乙: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C.丙:起用儒学家参与政治,儒学之士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
D.丁: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海国图志》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新文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