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农奴制改革后,一部分农民选择迁徙到城市以寻找新的生计机会。这导致当时的俄国(     
A.农业的产量锐减B.工业技术发生巨变
C.城市化趋势增强D.城市贫困化加剧
2024-06-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各地市场上的商品种类明显增多,尤其是经济作物种类不断扩大。蔬菜、水果、养蜂、养鱼、种药、花卉等行业也都出现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这(     
A.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盛行B.反映了南方社会秩序的稳定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说明南方政权统治者较开明
3 .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辽金时代所谓的“汉人”,是特指辽朝境内以燕云十六州人口为主的汉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汉人”具有明显的胡化倾向。宋人不承认他们是汉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却仍将他们看作是汉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D.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查阅的资料(     
项目内容
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
联合斗争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政府。
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在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据表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B.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C.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D.文明在和平交流中演进
7 . 著名学者戴建业说,……唐朝,它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混合型的意识形态,比如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在中华文明史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唐朝的混合型意识形态指的是
A.文艺形式多元化B.对外交流的繁荣
C.社会政治的宽松D.三教合一的趋势
8 . 中华法体系是与欧洲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并立的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 )
A.韩非子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唐朝颁布《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C.魏晋时期出现律令儒家化的发展趋势D.明朝《大明律》开创了律例合编体例
9 .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鼓励海外移民,被称为移民国家,这些移民国家文化的特点是
A.种族文化冲突非常尖锐B.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C.实际是各种文化的拼盘D.都出现了文化大一统的趋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相继罢撇三位丞相,破格任命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改变了以列侯拜相的制度。布衣丞相的职位完全来自皇恩赏赐,难以形成与皇权抗衡时必须具备的自信。自公孙弘之后,丞相已经没有多少事权可言,然而国家政事有缺,汉武帝却依然追究丞相的责任。先后有李蔡、严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楚五位丞相被杀。汉武帝还创设“中朝”(亦称“内朝”),从立制的即时效果而言,“中朝”与清雍正时创建的军机处颇有类似之处,可以收决策快、速、密之益。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明初的政治变动既是承袭唐宋以来已然的趋势,又是基于元代政治的一种反动。事实上,朱元璋在明初实现了空前的集权之后,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集权与效率的矛盾。终洪武之世,朱元璋都是在超乎寻常的勤政中度过的,即便在临终前的生病期间,仍是“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不过,后世嗣君无法复制他的这种理政方式。

——摘编自王剑、李文玉《承继、突变与适调:明初政治变动中的政治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对宰相制度的调整措施,并分析其创设“中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对宰相制度所采取的措施及该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