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02 道试题
1 . 汉武帝即位之后,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把王国的领地割裂成许多侯国。此外,汉武帝还以“左官律”(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等立法手段,控制了人才资源。上述举措(     
A.有利于人才选用B.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C.推动了律令合一D.丰富了国家治理手段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基督教教会为培养僧侣及为教会服务的人才,向群众宣传宗教,并设立了一些教育机构。其中水平较高的有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僧院学校附设在僧院内,又分内学和外学。内学培养未来的僧侣,外学则旨在对俗人的子弟进行教民教育。两种学校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教师由僧侣担任,教学建立在盲目服从所谓圣书及其讲解人——教师——的权威的基础上,不许学生有任何探索和创造,强调背诵,也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所有的教会学校都奉行禁欲主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的体罚。

——摘编自吴式颖、郭法奇《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中世纪中期时,在阿尔卑斯山北侧,修院学校被城市教堂学校代替,在伦巴底则被半世俗化的市立学校代替。城市教堂学校和市立学校招生人数和教学队伍日渐扩大,其中一部分发展成大学。13世纪时,大学在几个大城市特别繁荣。巴黎、伦敦等北方地区的大学都由讲师团体主持,这和现在的美国大学实行的制度差不多,由院系来设置课程,安排学位和讲师。博洛尼亚的大学则由一群学生来管理,南方的其他大学也都采用类似制度,他们创立了一套严厉的规矩来规范讲师的操行。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中期欧洲教育发展的表现及意义。
3 . 下表反映的是不同历史阶段,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在美国移民人口中所占比例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历史阶段欧洲亚洲拉美
1901—1920年85%4%4%
1961—1970年33%13%39%
1981—1990年10%38%47%
A.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显著特征
B.美国的移民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显著
C.美国社会解决了不同民族间文化认同的问题
D.亚洲移民人数是美国新移民人口中的大多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代世界的许多国家各具特色。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B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哈里发,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14世纪中期,奥斯曼人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D高丽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
A.AB.BC.CD.D

5 . 针对唐代科举中因权势操纵而出现诸多如泄漏试题、调换考卷、冒名顶替等现象,后代采取的完善措施是(       

A.“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B.“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C.“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D.“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医药学以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典籍著称于世。下列典籍按问世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温疫论》   ②《黄帝内经》   ③《伤寒杂病论》   ④《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同学在讲述工业化进程时采用简图示意。以下排序准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8 .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下列关于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从隋唐到两宋城市的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B.明清时期杭州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
C.雅典卫城具备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功能
D.古埃及人营建的城市成为西方城市建设标准
2024-02-22更新 | 33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A.多元一体的格局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
C.文化认同的理念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下表,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1980年和2000年农民各项支出占比表
年份吃、穿、住(生存型消费)发展享受型消费
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
1980年87,98%12.02%
2000年70,35%29.65%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C.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