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5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兼并战争B.周王室衰微C.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各国变法运动
2011-07-12更新 | 6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
A.北京B.南京C.上海D.天津
2011-07-12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从此,近代私营工商业成为我国一支新兴的重要的经济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李福明开办的机器磨坊被强令关闭,李福明本人被捕交清朝刑部“照例治罪,以儆刁顽”。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有些爱国工商业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同时,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开矿,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因此,清政府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但并没有可靠的法律保护。苛捐杂税、官吏勒索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5万吨增至17.2485万吨,增加了59倍以上。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 016台增至5 825台,增长了188.9%。
——《中国经济近代史料汇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及其影响。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有何变化?依据材料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表2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B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
5 .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84018701900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