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2 .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 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3 .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一次的激进主义革、这说明“八二定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2016-11-27更新 | 706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考前保温训练
4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2016-11-27更新 | 554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单元检测题
5 .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元史·地理志一》中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地区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B.元朝边疆经济得到发展
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2016-11-27更新 | 31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6 .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富尔顿制造汽船
D.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元史》记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材料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元朝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边疆地区
B.中统、至元年间,行省正式成为常设机构
C.“都省”指中书省,“省官”指地方行省的长官
D.行省长官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大权
8 . 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扩大开放,中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9 .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0 .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