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1)结合史实说明“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1)依据材料一和二,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农业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