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材料三国际在线报道:捷克总统克劳斯于2009年11月3日终于签署了《里斯本条约》。至此,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都完成了《里斯本条约》的批准程序,条约有望在12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一体化进程得以再度起航。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达的共同观点是什么?有何重大事件与其相印证?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代欧洲发展进程所呈现的趋势。

(3)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影响。

2 . 近代美国和德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的大多数人手中。但宪法规定,若两院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一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据材料一分析,“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美国议会民主制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新模式。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银两用作交易时,要计量重量和成色,且制度繁杂,使用麻烦。最早流入的银元叫作卡卢斯银元,中国俗称“本洋”,到了19世纪之后,墨西哥“鹰洋”取代了“本洋”的地位。到了道光年间,连皇帝都知晓在本国流通的外币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等。以本洋为例,“其势力渐蔓延至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直隶等省。直至咸丰六年(1856年)止,凡长江各地以及上海,皆有其踪迹”。18世纪到19世纪初,扬子江流域的芜湖地方存在着约计四十万元没有加戳的本洋光板。从嘉庆年间开始,广东福建一带以外币为主要贸易货币,到道光年间“凡完纳钱粮及商贾贸易,无一不用洋钱”。清地方政府自己也采用外币来收取钱粮贡税。

——摘编自谢舟《近代中国货币法制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有着不同成色、重量和形制,货币法制一盘散沙。这一时期,各国逐步开始尝试信用货币制度。而金银,尤其是白银日益成为一种商品。商品银的波动对以银本位为货币根基的中国来说,无论是金贵银贱,还是金贱银贵,都造成了相当的破坏性。1933年美国宣布“白银国有令”而导致的国际银价暴涨,加之日本在华北进行侵略活动,大肆走私白银出口,导致中国的货币白银迅速外流。1935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公告宣布实施法币。统一以法币为支付所有以银币单位订立之债务,应准照面额于到期日以法币清偿之,所有银元持有人,应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

——摘编自王乔《近代中国货币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后外币在中国使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改革的时代背景。
2022-12-20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
4 . 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19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故地,也不发生在欧洲一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恰恰发生在原先相对落后的,处于世界文明边缘的,孤悬在大陆之外的海岛英国,究属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首先发生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历史学习者都怀有极大兴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工业革命是上述诸多因素积聚而成的自然演进的产物,它不是哪位英明君主谋划的结果,也不是哪位天才思想家巧思妙想的结晶。它不像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事先有一定的谋略和规划,而是在原发状态中发生的、发展的。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也没有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已经发生。

——摘编自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材料二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因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摘编【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相比于其他国家,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从技术和农业的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2)“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例阐述这一进程。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2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l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1870年,日本民部省提出:士、农、工、商同受国家保护,士、工、商不纳税,而让农民承担重税是不公平的,“必须减重增轻,使天下民产得以平均”;l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

——摘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

材料三 明治维新不是由于社会内在的成熟而引起的革命,而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立足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一位被恢复权力的年轻天皇的诏书被用来加强服装、发型的变化以及法律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新的学校制度的创立,西方音乐、文学和会计的采用,以及新银行、新工厂的建立,与一支近代军队、一部宪法和一个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同时并进,都是革命的目的。

——(美)弗兰克·吉布尼《明治:一次文化革命》


(1)有学者指出,l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是什么?这种政策对当时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治维新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欣赏下列书法作品: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两幅字体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种字体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两幅作品书写显得比较自由,请判断其字体。图3字体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图4中的这种字体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情感?

(3)材料三中图5、图6、图7的字体有何共同特点?有人认为,材料三是同一时期的社会状况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2017-10-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检测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史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对于国家而言,一味地压制商业,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同允许商业有一定发展,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

——摘编自冯葚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39月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1896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形式,“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19083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盛宣怀任总理。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约年产生铁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内迁重庆,其余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作为敌伪产业清理结束。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均,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钢要的指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阳铁厂发展之路艰难曲折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意义。
2022-07-18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唐初三省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着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2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务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3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训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了梦想,因为只有训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1)根据材料1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职权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2 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希腊的政治体制的影响是什么?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3的主要观点?
(4)材料1和材料3呈现的两种政治模式有何共性?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
21-22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阅读商、西周两个世系表,指出西周权力继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简单评价这种变化。

材料二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2)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简单评价这一制度。

材料三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3)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夏、商、西周“三代”的统治特点。

材料四



(4)结合两幅示意图,指出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
(5)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早期国家的特征。
2022-08-19更新 | 50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