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背景①全民族抗战:在______________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共同抗战。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6.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________,太平洋战争爆发。          
贡献①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大部分日军②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
③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④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_______作战
成果①参加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通过《________________》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②收回国家权益: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十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2022-09-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上)
2 . 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________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___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________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强化________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主要措施
加大政府在________________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订______________,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________________
【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于市场经济的补充。而苏联的经济计划是指令性的、强制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
(4)评价: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________”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国际举措: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________、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2022-06-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前案)
3 . 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而是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B.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
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D.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4 .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东欧剧变
(1)背景
①东欧各国的改革没有突破________的束缚,经济陷入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③西方“________”战略的影响
(2)含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改革的________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________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________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________发生了流血冲突。
________并入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现统一。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______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2022-06-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前案)
5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
①一战削弱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势力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④一战后英国在印度的两面性策略,激起印度社会反英情绪高涨
⑤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特点:非暴力不合作——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民族自治独立。
(3)阶段:
①第一阶段(1920—1922):________惨案发生后,甘地号召印度人民通过放弃________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________________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________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甘地还亲自纺纱,他的白衣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

②第二阶段(1930—1934):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________、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________”,迫使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

③第三阶段(1940—1942):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________”行动,英印当局逮捕了________和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4)评价:积极作用:
①增强了广大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
②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
③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
④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甘地所创立的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极作用
①常以违背“非暴力”的原则为由停止运动,挫伤群众斗争的积极性
②“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延长革命过程
③某些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2022-05-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前案)
6 .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背景
①阿拉伯人最初的家乡是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②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③622年,穆罕默德迁居______,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
④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建立:到8 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_______三洲的大帝国。
2022-02-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前案)
8 . 王权的加强
(1)背景条件: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___,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___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_______的权力。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____增长,西欧各国的王权有不同程度的____
(2)过程表现:从11世纪开始,____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______的统一。英国自诺曼征服后,到15世纪晚期___王朝建立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_________国家。
2022-02-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前案)
9 . 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________________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021-08-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前案)
10 . 在这种背景下,_______年8月,_______接连三次电邀______________举行和平谈判。
2021-11-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