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清代雍正时期,所有在京王公贵族,文官京堂以上,武官都统以上;地方官员文职按察使以上,武职总兵以上,都可上递奏折直达天听。《大清会典》中载奏折制度为“欲受明目达聪,以绝天下之壅蔽也”。这表明清代的奏折制度
A.加强了对官吏的监察B.利于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
C.强化了对平民的控制D.推动了皇权专制走向顶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核心是正规的产权制度),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而无法取得成功。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中用人不当B.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C.王安石急于求成D.失去了宋神宗的支持
3 . 林则徐被称为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译的《四洲志》是在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的基础上,进行精选并改正,且补充了一些中国史籍记载的内容和必要说明。由此可知,《四洲志》
A.其核心思想是“中体西用”B.对抵抗侵略起到巨大的作用
C.其价值体系被华夷观主导D.利于促进国人对西学的认识
4 . 贞观三年,唐太宗曾对群臣说:“中书、门下是机要部门,责任十分重大,所以我才选择贤才担任其职,诏敕如有不当,则要进行驳正。可是,近来我觉得你们只是顺从和迎合,唯唯诺诺,苟且偷安,没有一句谏正的话,这是什么道理?”唐太宗所述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选官制度撕裂社会
C.三省之间相互制衡D.门下省封驳权不力
5 . 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内部有人认为中国可借此获得许多实利,如划定租界,可便于防范外人,对中国人的扰乱较少;协定关税使得中国税收可能较以往有所增加。这些认识
A.表明闭关锁国的局面尚未被打破B.未认清条约的不平等性及危害
C.反映出部分官员已具有近代意识D.误认为中国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6 . 清廷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材料表明清朝时对边疆地区
A.实行民族分化政策B.推行人口迁移政策
C.采取因地制宜政策D.实施军民分治政策
7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荀子虽然极力发扬孔子思想,但却认为子夏、子游等为“贱儒”;墨家和道家对孔子繁琐的礼仪道德持以否定态度;法家韩非子虽然推崇孔子,但认为其思想早已不合时宜。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
A.诸子学说争鸣远多于融合B.诸子思想开始兼收并蓄
C.当时的思想氛围较为自由D.社会变革促进思想发展
8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结束后,国家公务员局第一时间在官网公布了有关数据:137.9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108万余人缴费确认参加笔试,92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国家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的标志是
A.制定《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
B.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D.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
9 . 有学者批评某个朝代颇多失礼之事,女人当政、宫廷喋血冲突不绝于书,并认为是因为这个朝代创建之时沾染的夷狄之风所致。这个朝代是指
A.秦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2021-12-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西夏王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契丹族B.匈奴族C.党项族D.鲜卑族
2021-11-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