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高僧鉴真(688—763年)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和日本豆制品业、制糖业的祖师。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日本,带去了大量书籍、食物原料、器具,还有懂医学、艺术的随行弟子及各种工匠,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有“文化之父”的美誉。鉴真东渡()
A.推动日本社会转型B.开辟了中日新商道
C.传播了中华文化D.扩大了唐朝的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文体时指出:“以其文小,其声哀”,放荡不羁之人在创作时,虽有浮夸豪放之言,但是最好的作品“莫不恻隐盱愉,感物而发”;此外,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彰显了一代文学之盛。下列符合这一文体的是(     
A.楚辞B.唐诗C.宋词D.元曲
2022-03-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也引发了棉纱的供不应求;1764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棉纱产量的增加又凸显织布技术的落后,1769年,出身于工匠家庭的詹姆斯·瓦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开启了蒸汽时代。为了适应工业运输的发展,1814年,矿工出身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掀起了英国铺设铁路的热潮。

——摘编自程西筠 王璋辉《英国简史》

材料二:德国统一后,德意志中央集权政府成立,国家统一了货币并开始大力推动铁路建设,扶植私人企业,相继颁布了“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等法律。此外,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相继建立,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毕业于此类学校;国立物理、化工、机械等研究所也相继建立。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材料三:硅谷是全球公认的电子、医疗设备、互联网等尖端领域的领军者,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这里著名的学府,他们与投资者、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坐落在这些大学周边的创新企业数量更是惊人;此外,许多大学的教授都在各个公司担任工程师。

——摘编自王仲立《硅谷的秘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原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材料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简述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5 . “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职官制度采取了秦制,在皇帝下同样设置了丞相、太尉等十二个朝臣;其二应是(     
A.继续以法家治国B.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C.重新建立了封国D.大力铲除异姓诸侯王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千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隐之心也:孟恶之心,义也;恭放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材料二:汉式帝在位时期,随着统治方针从无为转向有为,黄老思想也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家学说取而代之,获得“独尊”。……宋朝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亦名“宋学”。各家各派论学虽有差异,但都侧重抽象思维,探讨宇宙社会生成之源,力图建立一套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理论体系。

——张帆《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李所处的时代,已开始发生社会结构的强烈变化。因此,他的这种反对等级限定要求平等和发展个性的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特征,这是当时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的反映,具有进步意义。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概括材料一中孔子、孟子的主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学获得“独尊”的影响,并概述宋学“宇宙观”“人生观”的内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经济、思想两个方面分析“李贽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受到冲击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约百年,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视,所以他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它每篇分上、下,约35000字,一共260章。

材料二   实际上汉代人在心目中已经把《孟子》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K尔雅》各置博士,其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盂昶令人楷书十ー经并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ー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孟子》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从此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孟子》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孟子的政治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重视的原因,并指出孟子传播儒学的方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在中国古代地位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2021-11-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北魏政权将本国置于夏、殷、周、两汉、魏晋之后的历史系列中探讨史体的发展与继承问题,认为“光宅中土”的本国之国史,应采用汉代创立的纪传体。这一做法
A.说明北魏政权实为汉族政权B.反映出北魏已经统一了全国
C.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D.是当时民族交融的典型例证
9 . 在鸦片战争中的厦门之战、第二次定海之战、镇海之战、浙东之战、乍浦之战等战斗中,汉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等爱国官兵英勇抵抗英军,普通民众也主动抗击英军。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B.民族意识完全觉醒
C.军民的爱国热情高涨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0 . 中国古代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A.三大发明孕育了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B.直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D.加强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友好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