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后的秦朝只存在十几年,隋朝也不过二十几年,两个均为“短命”王朝,其灭亡原因具有相似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藩镇割据,刑法严酷
C.大兴土木,穷奢极欲D.励精图治,吏治清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在行军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日平均行军50公里以上,翻越40多座巨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经过十几个省,最终胜利会师。”该材料反映的是(     
A.武汉会战B.红军长征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
2023-06-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下列哪项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     
A.美国停止对朝鲜的侵略B.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
C.新中国安全受到了威胁D.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学者胡阿祥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伴随着血与火洗礼的‘五胡归华夏’,华夏民族的成员更加众多,文化更加灿烂,生命更加茁壮”,“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当时(     
A.文化面貌多元B.历史进程动荡
C.民族交流频繁D.国家长期分裂
2023-01-06更新 | 180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5 . 1949年夏,毛泽东对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有这样一段比喻,(新中国)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此言(     
A.强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性B.解释了实施“一边倒”方针的缘由
C.揭示了新中国政府与清政府的本质不同D.预见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历史走向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是历史的主要创造着,但历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孔子、商鞅、秦始皇、汉武帝、北魏孝文帝、王安石等,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请任选上面除汉武帝以外的一位历史人物,自拟命题,予以论述。(要求:命题要简练具体明确——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论述要史论结合,可以从背景、措施、影响三大方面展开论述:总结不要只抄论题。)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共中央做出了在全国建设大小三线的决定,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西南、西北地区,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还推进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以下不属于三线建设成就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开放B.四川攀枝花钢铁厂
C.西昌卫星发射中心D.成昆、川黔等铁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三期文化层出土的诸多青铜器中,镶嵌着绿松石的铜牌饰品制作得尤为精美。这不仅需要熟练的铸造技术,而且需要熟练的镶嵌技术与之相结合。这反映出当时(     
A.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B.手工技术体系完备
C.青铜冶炼技术的萌芽D.手工作坊规模较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是宋代某一名士的园林(图中匾额文字为梦溪园),它见证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该名士是(     
A.朱熹B.苏轼C.沈括D.郭守敬
2022-12-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魏晋之前,山东地区儒学的发达冠于全国,其他地区无出其右者;但从十六国至北朝结束的几百年间,山东地区的儒学再也未能恢复到以前的盛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门阀政治的发展B.人口迁徙的影响
C.儒释道三教并行D.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