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4次组卷 | 89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兴城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唐朝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各民族的器乐、歌唱竞相齐放,而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诗歌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唐代的音乐诗有一千五百多首,描写乐器和器乐的诗篇有三百余篇。这表明唐朝(  )
A.音乐与诗歌盛行B.重现周代的礼乐文化
C.文化开放包容D.崇尚阳刚力量之美
2024-03-17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3 .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秦朝作法旨在(     
A.加强思想控制B.深入宣讲法家思想C.排斥文化传承D.打击儒学独尊地位
2023-10-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8更新 | 810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隋末风云天下乱,强盛基业毁于旦。少年军从雁门关,果断英明才俊干。大唐开国建功章,扫灭群雄天下半。玄武乱生平内患,九年继位次贞观。千年难遇圣明皇,文武双全凌烟赞。”该诗提及的帝王(     
A.统一全国B.开通大运河C.创立科举制D.被尊奉为“天可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记载,辽国不仅“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指中原)”,而且还在开泰元年(1012年)给生活在今黑龙江地区的铁丽部“诏赐……《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这说明(     
A.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大B.契丹民族已完全汉化
C.理学思想得到了推广D.宋辽间文化交流频繁
7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饮酒二十首》是东晋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其中一首写道:“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此诗作于晋宋易代的前夜)这首诗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门阀士族的发展B.民族矛盾的尖锐C.现实社会的黑暗D.社会生活的奢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关于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其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该诗(     
A.描绘了“贞观之治”景象B.肯定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C.肯定隋朝完成国家统一D.盼望各民族间友好相处
2022-10-1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曾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以下关于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宋词,形式上长短不等配乐歌唱,风格上分豪放派与婉约派
B.元曲,其体裁包括元杂剧与散曲,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C.绘画,山水画最为突出注重意境,《清明上河图》是典型代表
D.书法,宋元时可谓书法名家辈出,更突出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2023-02-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诗人张以宁路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己尽中原泪,臣主原无北伐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收复开封B.庆历新政,触犯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
C.绍兴和议,南宋偏安江南D.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