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帝国就其实际范围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它仅包括少数岛屿和沿海据点,但它不仅在欧洲和东方之间的贸易中获利,还从纯粹的亚洲贸易——如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贸易——中牟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帝国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B.帝国的太平洋贸易是在菲律宾和墨西哥间进行
C.帝国主要侵略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等地区
D.帝国主要从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中获利
2 . 下图揭示了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生产力进步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唯一动力
B.人类经历由食物采集者向生产者的演变
C.阶级分化标志着早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其内在共同规律
2024-05-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于1950年9月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这次会议上东北地区的工业劳动模范有50余人,占全国工业劳模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孟泰在交流会上讲述了自己的事迹,赢得了全体劳模代表的敬意和阵阵掌声。建国初期,他带领工友积极回收、修复废物器材和零部件,建立了“孟泰仓库”,为国家节省资源和成本,恢复和重建鞍钢做出了巨大贡献。所形成的“孟泰精神”集中展现了东北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

——摘编自李泽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东北工业劳模研究》

材料二1978年以后东北部分劳动模范代表(下表)

人物贡献
技术革新大王一-张成哲
1979年、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场内外累计参与和完成的革新项目达785个,其中重大项目60项,填补国内、省内技术空白18项节省各种原料几千吨,被誉为‘革新大王’‘活着的孟泰’”。
机械大王一-沈延刚
1987年和1989年分别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世纪80年代,沈延刚等人成功试制了滚简分格式纯碱喂料机、小料预混机,该设备技术性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此外,成功制造了世界最先进技术“热风烤窑”的关键部件燃烧器,为我国热风烘烤孔机大型池窑提供了成功先例。

——摘编自李泽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东北工业劳模研究》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以孟泰为代表的东北劳模现象。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后东北劳模的发展并分析原因。(要求表述准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民国时期,谭其骧在《秦郡新考》中认为秦共有四十六郡。2000年,在西安相家巷封泥中包含有大量的郡级封泥,与谭其骧“四十六郡”的观点相符合。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
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
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秦朝历史
5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28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最后30年,美、英、法属于走政治民主化道路的国家;德、俄、日则在专制主义的阴云牢笼之下。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美、英、德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俄、德、法改革不够彻底,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C.英国、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德国、俄国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仍然需要自我调整与完善
2024-05-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允许私人自由贸易……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摘编自《列宁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1929年被斯大林称为是大转变的一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已定,“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急风暴雨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国有经济在工业产值中已经占了绝对优势。随着新经济政策被抛弃,苏联模式开始形成。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但忽视效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民经济中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一直为226,直到苏联解体。

——摘编自孙代尧《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023-06-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北魏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与布两种形式;而同一时期的南朝,政府已转向以铜钱为主要的征税形式。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C.北方社会分裂局势动荡D.南北方商品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张家界、长沙市、沅陵等地发现有大量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竹简或木简。郴州市苏仙桥古井还发现了600多枚桂阳郡的晋简。这些竹简或木简多是政府档案,但是在东晋以后遗址中几乎没有出现。相关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唐中期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D.湖南民族交融的发展
10 . 魏源曾在《海国图志》中谈及英国的新闻报纸时说:“刊印逐日新闻纸以论国政,如各官宪政事有失,许百姓议之,故人恐受责于清议也。”据此可知,魏源(     
①揭示了新闻报纸的政治功能②以中国语境解读西方政治现象
③抛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④广泛关注国际政治舆情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