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46 道试题
1 . 1920年,陈独秀将《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的内容编辑成《劳动节纪念号》,通过介绍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把共产主义和知识分子结合起来。这反映出当时(     
A.民众逐渐接受进步思潮B.知识分子投身工人运动
C.以俄为师成为学界共识D.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制度。其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福利型制度模式,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保障项目全面;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制度模式,医疗资金来源既有企业和个人缴费,也有政府补贴;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制度模式,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负担,政府仅起到监管作用。这反映了(     
A.国力决定医疗卫生制度模式B.国家福利型制度对人民最有利
C.医疗卫生制度呈现出多元化D.市场主导型制度是最优的模式
3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热潮,相关国际组织在此期间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和建议,以确定保护的原则、推广先进方法,协调各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些国际组织的宪章和建议(       
A.旨在维系和传承民族精神B.继承并发展各国文物
C.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D.研究和开发文物资源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82~1996年新加坡领导人的部分主张。这些主张的提出意在(       
时间内容
1982年春总理李光耀首次以儒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治国之纲”
1988年10月副总理吴作栋强调“要把东方的价值观提升为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成立专门负责拟订国家意识的委员会,政府每年还开展一次“国民意识周”活动,培育“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
1989年1月总统黄金辉首次在国会演讲中提出“共同价值观”,强调要“保存新加坡各族人民的文化遗产,并维护代表新加坡精神的某些共同价值观,这样才不使我们迷失方向”
1996年吴作栋总理在发表国庆献词时,提出“我们现在必须完成比发展经济和创造美好生活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培养新加坡人的认同感和建立国家的特质”
A.消除不同民族的差异B.突出儒家的大同精神
C.抵制外来文化的同化D.维系移民社会的安定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代学者认为,清代《授时通考》《农具记》收录的农具和农业设施都沿袭元代《王祯农书》,均是清代以前创造的适应个体小农经营的传统农具。同时,农田的零星分散、农民的贫困和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等现象依然存在。这可用于说明中国古代(       
A.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B.小农经济已经发展到高峰
C.农耕文明具有旺盛生命力D.海禁政策阻碍了西学传入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85年,日本颁布《官吏纲要》,规定录用官员必须通过考试,考试分为学术考试和普通考试两种;强调官员要有能力、办事快等。但《官吏纲要》也规定“凡官吏有悖离忠顺⋯⋯依其情节之轻重予以告诫、谴责或惩罚”。据此可知,当时日本官僚制度(       
A.确保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B.防止了政党政治带来的弊端
C.具有进步与保守的双重性质D.移植了西欧文官的选拔要求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表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过了30年,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便宣告结束。一个原因——有关民族自决的种种口号的影响和海外服役对成千上万名带着新思想和新观念返回家园的士兵所起的扰乱性影响。”这一观点表明(     
A.一战进一步激发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
B.印度一战参战士兵成为独立运动主力
C.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D.一战削弱了英国海外殖民的统治力量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文化交流
前现代
(约1500年之前)
农业发明后,在跨文化贸易、大规模移民及帝国版图扩张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总是在发生着。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早期的互动网络,大约公元前200年后,它不仅便利了商业和物种交流,也便利了文化交流,包括各种宗教、数学、技术和医学传统也从最初的老家传播到遥远的地区。文化交流得以发生是由几个欧亚大帝国所塑造的,而这些农业社会生产了大量剩余农产品,用来支撑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部门
现代
1500年之后)
1500年后,地理探险和扩张在现代早期扩大了欧洲文化的影响。15001800年间,欧洲商人、传教士、殖民者把自己的文化偏好包括基督教、现代自然科学和商业惯例,介绍给美洲、亚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的部分地区。工业化和帝国主义在19世纪后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和欧裔美洲的文化实力。1900年特别是1950年以来,世俗文化交流大大增加,包括西方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化体育、牛仔裤、好莱坞电影和世界音乐等在全球广泛传播

——摘编自【美】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材料二   跨民族、跨地区、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文化交流的“逆差”,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引进文化要素的数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的现象。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若是在不平等情况下进行,则会给弱势文化一方带来极大的被动或导致其自身文化的萎缩

——摘自段京肃《略论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前现代与现代的世界文化交流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并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三大史学家之一、古典“人本史观”集大成者,在整个西方史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希腊神话中包含希腊人对于“人”的观念的最初思考。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初步将哲学的视角指向了“人”。古希腊杰出医者希波克拉底强调医生应更多地着眼于病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特征。修昔底德亲历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和战争的残酷,他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当代人写当代史,既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前人著述,也没有留存的档案、史料,因此他奔走于希腊世界多个地区实地考察,一方面多了解、多询问,另一方面将不同目击者提供的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修昔底德在解释历史事件时,能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并认为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才是导致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而非神明的意志,极力地赞美人、歌颂人,才使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加可靠,铸就了其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不朽地位。

——摘编自王旭《论修昔底德著作中的“人本史观”》

材料二   先秦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本思想发展为线索反观该时段史书编撰的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古代史家独特的历史见解和以人为重的史学传统。先秦史书在断限,即在选择要记载的人事内容范围上比较模糊,如《尚书》大抵记载虞夏商周之事,直至春秋战国史书在断限方面则变得比较确切。《尚书》之诸多篇目简洁却不明了,集中记叙周君主、周公、召公等少数人之言语。至春秋战国,为更有效地记载历史,以被史家所认定的人主活动的时间顺序为目,同时史家开始着重于叙事,其记载的人物数量急剧增加,并且这些人物事件的分布并不是零散的,相同人物的事件分布较为集中,使读史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史实。《左传》时,更出现了“君子曰”的论史形式,编者可以在“君子曰”后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评价等,这是比“春秋笔法”更为明确的以书史的方式介入现实政治的表述方式。

——摘编自蒋迪《从人本思想的发展看先秦史书编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人本史观”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本思想影响下的先秦史书撰写演变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学发展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近年来,南通博物苑持续推出了一批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精品展览、教育课程、研学项目和旅游线路,尤其是在“文化+旅游”融合上做出了有效实践。在博物苑的文创商店,随处可见各类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品,文创雪糕甚至火出了圈。这表明,南通博物苑致力于(     
A.融入地方特色,擦亮文化名片B.加大商业开发,助推城市经济
C.挖掘文博资源,探索创新发展D.开发文创产品,提高服务效能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