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是宋代的部分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史料来源
宋代与海外进行瓷器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三四十处,如占城真腊、单马令、凌牙斯加、佛罗安以及菲律宾的麻逸、三屿等地。赵汝适《诸蕃志》
1071年泉州客商李充“今将自己船壹只,请集水手,欲往日本国,转买回货”,所带货物有“瓷碗贰佰床,瓷碟壹佰床”.日本古代典籍《朝野群载》卷20
在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等地区均出土了宋代陶瓷器,既包括—些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具,还有一些具有外来文化色彩的器物。任荣兴《宋元时期中国瓷器外销述略》

A.海外贸易活动十分活跃B.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十分紧密
C.瓷器是主要的贸易商品D.贸易对象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2021-07-12更新 | 10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二十国集团中“新兴九国”(中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GDP占全球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内容时间1980年2010年2017年
在全球经济总量占比20.2431.5137.15

A.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初步形成
B.西方国家丧失经济发展优势地位
C.经济全球化助推世界格局的变化
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转型成效显著
2021-07-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代教育与传统文化

材料一 董仲舒适时而动,应势而起,更新先秦及汉初之儒学,集诸子百家于大成,依托《春秋公羊传》而成《春秋繁露》,展开德教思想之理论构架。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认为教师要实行普遍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纲五常”是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主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安仁,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类生命珍视热爱的基础上的,凸现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权利的尊重。“义”是从封建国家的公利出发确定的行为准则,凸显的是个人对社会及其他个体的责任与义务。

——摘编自张志建《合法性视域下的董仲舒德教思想研究》

材料二 宋代书院受到各方重视,总数达到720所,是唐五代书院总和的10倍以上,可谓多矣……在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至仁宗宝元元年60余年的时间内,朝廷通过连续不断地赐田、赐额、赐书、召见山长、封官嘉奖等一系列措施对书院加以褒扬,培植出以岳麓、白鹿洞、睢阳、嵩阳为代表的“天下四大书院”,并且以其声名显赫之势,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集中体现了宋初书院替代官学的作用,以及由此而被强化的教育教学功能。

——邓洪波《宋代书院的开拓与进取》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德教思想主张。为此,汉朝统治者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2021-07-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谷物总收成超过1909-1913年的20.7%,开始出口农产品和原料;工人阶级人数与1920年(170万)相比增长4倍。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国民经济结构均衡发展B.工业化促进农业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新经济政策取得成效
2021-07-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人认为:“重传统、善妥协的“内在气质”,让英国历史虽然充满阴谋算计和残酷战争,但基本没有出现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激进变革和颠覆性变化……英国几乎所有重要政治制度的确立,都是以妥协方式完成的。”以下属于妥协产物的选项是
A.1640年革命B.两院制C.责任内阁制D.联邦制
6 . 改革开放之初,地方政府往往以减免外资企业税收、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等优惠措施吸引外商投资。2001年后,我国逐渐实行内外资两税并轨和反垄断法、调整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等行为,将促进开放的手段转变为建设稳定和良性的投资贸易发展环境。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经济管理理念发生重大转变B.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D.特区经验得到推广
2021-07-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其人数众多,用人标准往往“不分贵贱,客无所择”。有限的土地难以供养数量庞大的家臣,家臣酬劳的分配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由原先的“士食田”向供给俸禄、粟米转变。这表明这一时期
A.郡县制逐渐确定B.家国同构逐渐强化
C.贵族政治日益瓦解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8 . 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医学家米尔斯基是基督教徒,长期担任哈里发的御医;侯奈因是-名景教徒,却担任帝国图书馆馆长和科学院院长;撒比特信仰萨比教,但由于其学术上的成就受到哈里发的庇护。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B.科学文化全面繁荣
C.推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
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
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
2021-07-09更新 | 1577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2021-07-08更新 | 7150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长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