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所谓“和合文化”,即推崇和谐,强调合作,追求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材料二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讲到:“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就此处境艰难的新中国不仅成功打破了外交僵局,也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成为普遍共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年瞬间——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三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太宗的民族观及唐朝巩固民族团结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的主要观点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和合文化”时代价值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龙山文化时期的陕西神木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构成,附属城防设施形制完备。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以石砌城垣为周界向内拱卫。这表明(     
A.城市营建已然形成制度B.坊市分区格局开始形成
C.政治军事功能尤为突出D.礼乐文化影响城市布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一系列工厂法,这些法令不仅为保护工人的劳动条件提供了法律基础,而且为保障工人的生活条件提供了法律手段。这些法令的颁布(     
A.体现国家干预经济B.助力工业革命发展
C.适应殖民扩张需要D.保障工人政治权利

4 . 在清朝,朝廷规定三品以上京官以及巡抚以上地方官的子弟不能考选科道官。这反映了(     

A.恩荫制度被彻底废除B.科举制度更公平公正
C.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D.大大削弱了高官权力
5 . 如下图所示,周朝将对贵族盂的册封刻在耐久的青铜鼎上,秦朝将“书同文字”的诏令写在轻便的木方上,两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书写材料的进步B.中央权力的集中
C.生产工具的发展D.宗法制度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阿拉伯文献中有很多“五王说”的记载,即世界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印度则流传着“四天子说”,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拜占庭和印度。据此可知(     
A.多元文明存在交流互动B.东西方天下观认知趋同
C.古代世界政治秩序形成D.欧亚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中,出现诸如婚姻及妇女问题、烟毒问题、土匪问题、二流子问题等的干扰破坏。为彻底荡涤旧社会残余,顺利进行边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边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革新与治理,例如鼓励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树立了她们自食其力的信心,也为繁荣边区经济和支援前线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雷甲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如进行土地改革,使亿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获得了生存依托;颁布新《婚姻法》,使妇女获得解放,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与男子平等的建设者;改革教育方针,学校面向工农子弟,并开展扫盲运动,使劳动大众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发布《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实行禁毒,使延续百年的鸦片泛滥得到遏制。这些政策举措,紧贴民众生活,惠及普通百姓,切合饱受贫穷苦难的民众世代追求生存保障和更好生活的愿望,因而获得了广大民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摘编自李长莉《社会风气与社会治理:建国初百年回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社会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8 . 1931年7月1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决定实行新的赋税政策:对工人、雇农、贫民和烈士家属免税;遇意外灾害的纳税群众也予以免收或减收;对中农只征产值税,对地主富农按照政策征收。这一政策(       
A.缓和地主与农民的矛盾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为反“围剿”提供支撑D.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的象钟是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加扎利撰写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中介绍的一种装置。此装置上的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龙让人想到中国,不死鸟让人想到古埃及。这反映了阿拉伯(     

A.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B.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C.文化具有多元融合性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及孝惠委机,吕后摄政,班史立纪,违经失实。何者?庖羲以来,未闻女帝者也……牝鸡无晨,武王首誓;妇无与国,齐桓著盟;宣后乱秦,吕氏危汉:岂唯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张衡司史,而惑同(司马)迁(班)固,元平二后,欲立为纪,谬亦甚矣。”这反映出,刘勰(     
A.注重了历史文献的运用B.遵循客观事实的标准
C.继承了司马迁史学精神D.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2024-01-25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