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元和二年(807年)至龙纪元年(889年),共有高级文官25人出任西川节度使,其中武元衡、段文昌、杜元颖、李固言等10人以宰相出镇成都,形成“硕德名儒”节度使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B.说明唐朝中枢机构出现异化
C.得益于藩镇割据问题的解决D.是导致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2 .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直接面视下的督导化疗(DOTs),提高了结核病治愈率。但截至目前,结核病防治和抗结核病药物研发仍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如何吸引更多全球资本进入抗结核领域,成为业界关切。由此可见,疾病防治(       
A.亟需世界卫生组织的具体指导B.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C.推动中医药业焕发出新的生机D.需要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代货币的演进历程一览表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二里头遗址

出现海贝、仿制贝

北宋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开始出现铜铸币

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春秋战国

形成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明、清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西汉至唐初

统一铸造五铢钱

南京国民政府

实行法币改革

铸行“开元通宝”钱

2016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根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等编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中国历代货币演变的主要趋势,并就其中的一种趋势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自原始社会开始采集和利用茶叶,但在唐之前,茶叶大抵采自野生茶树。随着饮茶之风渐广,茶叶消费量激增,靠采集野茶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于是,人工种植的茶园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茶叶核心产区。从茶叶种植上看,除去岭南道韶州、容州、象州产茶外,几乎尽出自长江流域。唐建中年间,北方饮茶之风日盛,大量的茶叶需从长江流域运往北方,带来了由南至北的繁盛的茶叶转运贸易。位于大运河枢纽素有“扬一益二”的扬州,成为唐代茶叶南北运输中重要的集散地,大量茶叶通过运河运到洛阳、长安。同时周边少数民族开始依赖饮茶消解酒食,维持身体健康,刺激着唐王朝与周边国家民族的茶马贸易和茶马古道的开辟。

——摘编自刘礼堂、万美辰《唐代长江流域的茶叶种植与饮茶习俗》

材料二   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引起了英国人的警觉,他们认为英国急需寻找一个新的茶叶供给源,以结束中国对世界茶叶市场的垄断。这个地方很快被选定——英国的殖民地,印度。这里有合适的气候、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土地。1848年,罗伯特·福钧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中国,深入内陆茶乡,盗取中国茶树品种与制茶工艺,使茶叶在印度得以大批量种植和生产。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成果也被应用到茶叶的制作与运输中,尤其是大量制茶机器的出现,使此前从事制茶的小作坊纷纷转变为大工厂,到19世纪末,印度已经实现了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印度茶的产量迅速超过中国茶的进口量。印度茶不仅产量巨大,而且关税为零,这一切导致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茶因此走入大众生活。

——摘编自韩红星、单依依《以茶为媒:明清中英贸易背景下茶的跨文化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大量种植茶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引种茶叶带来的影响。
5 . 近日,因ChatGPT而闻名的OpenAI公司高层出现严重分歧与激烈斗争,公司首席科学家担心,如果继续加快ChatGPT的升级迭代,可能会带来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说明(       
A.新的技术发展必然遭受重重阻力B.需要审慎对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大势所趋D.人工智能技术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梯田”一词始见于南宋范成大对今江西宜春高山梯田的记录。江西赣州崇义的上堡梯田与广西龙胜梯田、云南元阳梯田并列为中国三大梯田奇观,都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梯田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土地资源得到较为充分开发利用B.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7 . 人类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巢居到地面筑屋定居,再到聚居点村落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图1、图2是有关早期人类居住形式演变及村落的史料。这些史料,可(     

A.说明村落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B.佐证村落形成于旧石器时代
C.印证早期人类定居村落的存在D.说明各地居住形式演变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鉴于广东因制钱缺乏导致商民病乏,奏请自铸银元。清政府同意所请,其后湖北、福建等省纷纷效仿。1903年,朝廷认为,各省所用银钱式样各殊、平色不一,各省应停铸银元,由户部统一铸造。但各省未有关闭造币厂之意。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A.银元成为法定统一货币B.中央财政权力的式微
C.洋务运动缺乏统一领导D.新政加剧了统治危机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93日)

材料二   小华同学在学完第2223课“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相关内容后,开列了一份史事清单。

抗日战争史事清单①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狂妄企图
②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③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
④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⑤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取得会战的胜利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多方面因素。
(2)阅读材料一、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转折点”“新征程”?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小华同学开列的这份史事清单予以简要评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三年的解放战争,解放军由弱到强,从农村到城市重镇,从东北、华北地区走向全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国民党八百万人马,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正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所说“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他们是自己瓦解的,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可见,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独裁腐败导致民心尽失B.领袖专断造成军事失利
C.人民解放军的数量占优D.过分依赖美国军事援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