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1 . 1910~1911年,长江中下游各省连遭大水,从湖北到江苏,灾民达数百万之巨;同时,东北三省爆发了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死亡人数超6万。当时不少国内外知名人士都将灾情和疫情视为对清政府来说是生死攸关的考验。这可用于说明(     
A.灾害和疫病影响历史的发展B.清廷腐败导致救灾抗疫不力
C.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D.列强借防疫干涉中国的内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国民政府统计,1912——1937的26年间我国机器、电器、化工、矿冶、交通、家具等各行业有专利总数275件。1938——1945年的8年间上述相关行业发明创造的专利则多达512件。这一现象反映抗战时期(       
A.政府军事装备和技术的极端落伍B.内迁的科技人员积极研发新产品
C.西南地区工业基础的相对薄弱D.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成效显著
3 . 雍正三年(1725年),广东肇庆在百人以上的大族村寨设族正。雍正四年(1726年),政府制定“选立族正之例”,并陆续在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乾隆年间,族正制进一步在全国得到推广,并同保甲制互相配合。族正由宗族内选举产生,上报州县批准后发给牌照。这说明(     
A.宗族行使地方行政权力B.宗族成为社会基层组织形式
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基层社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2023-08-23更新 | 323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关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山川形变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周振鹤在《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这两条原则是同时并用的,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地理因素决定了行政区划B.行政区划调整日益简单化
C.中央集权日趋加强的趋势D.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反复性
5 . 宋代在州、府及军的治所基本都设置了都商税务或者都税务。除了州、府的附郭县以外,县治一般都设有税务或税场。在县以下的“小都市”、小聚落中,很多也设有税务或税场。这些务、场设有监官。这些举措(     
A.说明商税成为第一税源B.表明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反映出坊市制度被打破D.意图规范商业活动和保证税收
2023-08-14更新 | 644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朝在中央设五军都督,其下是都司,都司下辖卫、所。遇到战事,由兵部上奏,请求派遣某一都督府的都督为总兵官,统领其他都司、卫、所士兵出征。事后,总兵官交还印信,回到其原都督府,士兵回到原卫、所。这些做法(     
A.阻止了游牧民族侵扰B.稳定了边疆的秩序
C.使明朝疆域空前辽阔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2023-08-12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师宗平高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将美国政治体制称为“否决政治”,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由于国会与总统分庭抗礼而造成的“府会相争”,常使联邦政府面临“关门”危机。据此可知,美国的政治体制(            
A.有效地维护了人民民主B.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削弱了总统的行政权力D.导致了部门间权力争夺
8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法治之路、民族区域自治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

材料二   新中国分别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年四次组织民法典编纂。但囿于彼时经济、政治、社会和学术等条件的约束,均未成功。……中国编纂民法典的时代背景较之传统民法典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对民事权利、交易规则的冲击……现代风险社会对民事主体权利保护的挑战……,还应关注的一个时代特征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即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民事实质法治层面,厘定民事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边界,发掘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实践理性、涵育美好人性、安领人心与人生的民法典,才是值得追求的。

——谢鸿飞《铸造中国社会的基本法:中国民法典的编幕历程》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时期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的方向及其遵循的外交理念,并列举一例中国在大国外交上取得的成就。
(2)依据材料二,概括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从“涵育美好人性、安顿人心与人生”的角度概述该法典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民族工作的新理念,结合所学,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然而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人们才真正在多元的文化观念下来认识中西或东西文化的,即认为东西文化“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推动了人们思想进步B.有助于民族的觉醒
C.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D.开启西学东渐进程
10 . 图为北京手工业者每日工资(1921年-1925年),这侧面揭示了当时北京(     
A.军阀割据时局动荡B.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C.民族工业迎来春天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