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1 . 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这体现出当代中国(     
A.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B.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推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
2023-09-04更新 | 43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至春秋前期,君子只是指天子、诸侯、大夫等有位之人,其“德”的内涵与要求并不突出。战国时期,《易传》明确且正式地提出了“君子之德”,传递出新的含义,即“君子”应具有道德、才干突出的特点,凭借个人素质获得社会优势地位。这一变化说明战国时期(     
A.世卿世禄制度瓦解B.民众自我意识初步觉醒
C.教育对象有教无类D.社会转型助推认知解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于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三者彼此分立,相互约束。伏尔泰宣传英国社会制度和自由思想。他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词,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所组成的联合体,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人民有任命、监督、罢免行政首领之权,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英法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扩宽和拔高。

——摘编自伍光良、吕乃基《启蒙运动路线图及其意义一从知识论的角度》

材料二   在英法七年战争时,为得到北美殖民地的支持,英国有意放松了对北美工业发展的限制。结果,北美便有恃无恐地生产英国所禁止的商品。18世纪60年代,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已相当繁荣。为了转嫁战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糖税法》《印花税法》等法令,引起了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怒潮。1775418日,来克星顿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几天之内他们在波士顿城郊集结了2万多来自各地的民兵,一场反英革命战争开始了。北美大陆军还争得了英国宿敌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支持。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世界通史》

材料三   法国深受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到路易十六即位时,法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集中点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1789714日,革命群众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路易十六不得已而妥协,但这样的行动受到了顽固派贵族的反对。贵族们很快逃往国外,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勾结外国势力干涉本国革命。此后,革命历经波折,最终在1875年确立起共和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并说明二者共同的有利条件。
4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传记作家笔下的工匠精神描绘。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要素

内容

传记的模式

思想基础

个人主义

杰出工匠的个人传记

价值取向

创新

对发明家型工匠的重视

工作方法

实践、实验

叙述工匠通过反复探索完成发明

工作态度

勤奋、毅力

讲述工匠克服困难完成发明的故事

A.传记客观地记录了英国的历史B.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传记书写
C.个人创新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D.工匠精神决定社会历史走向
5 . 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增速一直保持中高水平,但经济结构单一。2012年南非通过的《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和博茨瓦纳政府正在实施的“加速经济多样化”战略(EDD战略)聚焦五大重点领域:钻石、旅游、牛肉、矿产和金融服务,旨在(       
A.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B.通过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C.终结欧洲列强的殖民帝国统治D.联合非洲其他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
6 . 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后,分设三司,三司彼此不相统属。省内重大政事,都要由布、按、都三司会议,报中央批准后,才能推行。在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时,三司容易互相推诿,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巡抚制度正是为弥补这一缺陷而产生的。这反映出(     
A.三司长官懒政、怠政B.三司分权不利于治理
C.应给地方更大自主性D.制度设计应兼顾效率
2023-08-23更新 | 1233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长水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16世纪,欧洲一些上层人士的言行习惯刻意仿效古典拉丁风格;意大利创建世俗化的教育学院以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仿效。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欧洲(       
A.市民阶级的逐渐形成B.文艺复兴的扩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D.封建城市的兴起
8 . 元朝以户籍、人口数量为标尺在内地设置路、府、州、县等正式政区,同时又在不具备人口登记和户籍管理条件的西南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群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云南行省“甸寨军民等府”。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国家治理较为灵活机动D.官僚政治趋向成熟稳定
9 . 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私学和士人之间,实际上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宋代民间有书院及依附于社区的家整与社学。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宋代书院,盛时不下二百余所,其中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左:(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写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朱熹的文化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蔡元培的办学主张。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学校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3-07-27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表“印欧人的迁徙”,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原聚集地迁徙过程
黑海北岸印欧人来到小亚细亚,被称为赫梯人,前1595年,灭古巴比伦王国,赫梯成为近东大国
黑海以东印欧人分化为伊朗语族和印度语族,其中伊朗语族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大帝国
黑海以西印欧人前2000年初,入侵意大利;前6世纪,其中的拉丁人建立了罗马
A.产生了古代许多显赫一时的国家B.引发古代西亚、南亚文明的衰弱
C.有利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D.推动了最早一批奴隶制国家的兴起
2023-07-27更新 | 21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