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荷兰为调和不同公司商人的激烈竞争,同时为了应对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阻挠,于1602年组建了东印度公司,负责集中全国力量,逐步夺取葡、西殖民利益。这表明(     
A.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崩溃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D.葡萄牙建立海洋霸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联合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联大第十一次特别紧急会议,投票通过了曾被俄罗斯一票否决掉的乌克兰局势决议草案。随后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对“五常否决权”增加限制的决议。据此可知(     
A.全球治理秩序面临严重挑战B.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速
C.和平与发展仍旧是时代主题D.联合国安理会制度彻底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2世纪末到14世纪初,在法国一种近似笑话的小故事诗逐渐盛行,它通常嘲讽揭露教士贪婪、狡诈等劣迹,也描写市民和农民的机智、美德和反抗精神。小故事诗的流行反映出当时(     
A.骑士文学走向衰落B.教权和王权矛盾激化
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4 . 阿拉伯学者在翻译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地区的哲学、文学、数学著作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创新,撰写了大量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促成了阿拉伯文化的大发展。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融合了多种文明的特质B.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C.局限于哲学与科学领域D.缺乏自身的民族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埃及南部出土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时期的很多文献,是用阿拉米语、埃及祭司体、希腊语以及阿拉伯语等7种文字书写的,除阿拉米语是帝国通用语外,其他6种都是当地族群用语。由此可知,波斯帝国(     
A.文明交流的形式多样B.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C.文化发展的多元并存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削弱
6 . 《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记载,从东汉到明朝的39件买地券中,使用了如“以为析(律)令”“有私约者当律令”“民有私约,如律令”等20种套语。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经济生活受契约精神影响B.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
C.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控制D.契约的地位高于法律地位
7 .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宣布将5类干部新加入“问责”行列(下图所示)。该规定的颁布体现了(     
   
A.干部选用注重实际从政能力B.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加速
C.干部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加快D.中共强化党内监督力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87年,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答了哥白尼革命所提出的各种天文学问题。这个关于自然的数学体系是那样的明澈和有条理,以至于守旧分子们丧失了抵挡的勇气和能力。牛顿之后,反对哥白尼体系的做法成了一种顽固与愚钝的象征。这说明(     
A.理性主义推动了政治变革B.知识权威取代了信仰权威
C.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D.技术革新改变了生产方式
9 .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领域逐渐拓展,在数十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大大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说明金砖国家(     
A.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B.使新型国际秩序得以形成
C.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D.加剧了全球资本迅速扩张
10 . 中国“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座城市,开行列数从2012年的42列增加到2021年的15183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
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
D.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
2023-05-07更新 | 411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