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等意蕴深刻。《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禁忌)而民弥贫,法物(即为合法地纳民之物)滋章,而盗贼多有。”

材料二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材料三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四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老子的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说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
(4)根据材料四、五,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021-10-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2018-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4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东汉初年,儒家内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日渐加深,各派对儒家经典的解说分歧严重。东汉章帝时,各地名儒齐集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皇帝亲自参加快断,并颁布了官方典籍《白虎通义》。这表明
A.古文经学比今文经学的解释更有权威
B.白虎通义是国家统治思想的理论表述
C.汉章帝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D.白虎观会议消除了儒家学派门户之别
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1978—1990年中国乡镇企业的工业企业概况。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企业单位数/个从业人员/人总产值/万元
1978793977173435953887634
1980757806194230335190782
1982749290207280836494106
19849009812548912510210096
198663549774761955924434887
198877352135703391249929043
199073203575571692170970498
A.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同步发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5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6 . 如表所示为英、美、德、法、日及中国主要社会保险的建立时间(单位:年)。对表格信息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中国
养老保险190819101889193519411997
医疗保险191119301883194219221998
失业保险191119401927193519111999
工伤保险189718981884190819471996
A.福利国家的建设由政府主导B.经济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因素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日渐强化D.国家统一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
7 . 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  )
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
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
2023-09-19更新 | 487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关于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国民党政治统治的腐败,即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肆意发动内战;有的人认为是国民党军事指挥无能、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以邻为壑;还有的则认为是国统区经济的崩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B.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结论
C.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华远古文化一脉相承B.生产方式影响文化发展
C.西部地区没有文化遗存D.文化分布制约区域经济
10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焚书》
天下之治乱,不在—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

A.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