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下表摘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部分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反映出(     
时间地方外交活动
2018年青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
2018年北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2019年北京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0年长沙首届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大会
2021年北京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践行
B.中国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C.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积极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
D.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2017年6月—2022年7月我国对功勋模范人物的表彰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今我国(     
时间表彰
2017年6月、2022年7月“八一勋章”(13人)
2018年12月“改革先锋”(100人)
2019年9月,2020年9月“共和国勋章”(9人)、“国家荣誉称号”(31人)
2018年6月,2019年4月,9月,2020年11月“友谊勋章"(9人)
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10人+10个集体)
2021年6月“七一勋章”(29人)
A.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
C.社会风气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D.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全面落实
2022-11-17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2017年6月~2021年6月我国对功勋模范人物的表彰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今我国
时间表彰
2017年6月“八一勋章”(10人)
2018年12月“改革先锋”(100人)
2019年9月,2020年8月“共和国勋章”(9人)。“国家荣誉称号”(31人
2019年9月、2020年11月“友谊勋章”(7人)
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勋章”(10人十10个集体)
2021年6月“七一勋章”(29人)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民心B.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
C.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社会风气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
4 .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90岁高龄的申纪兰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共和国勋章”,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见证了共和国的奋斗和发展。2020年6月28日,申纪兰逝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10月1日,申纪兰组织妇女穿新衣、扭秧歌,欢庆新中国成立。1954年,她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京参会,审议表决宪法。这一年,她带领西沟农业合作社里的妇女开展劳动竞赛。这一年,她们造林490亩,耢耙地100多亩……西沟的“半边天”以其奋斗和勤劳而红遍了中国。

她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我的户口在农村,我的单位在西沟,我的身份是党员,我的级别是农民。”从1993年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2020年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她递交了490余件议案,个人领写80余件,始终情系“三农”。这也应了她在80年代所说的“不让群众富起来,我就不是人民代表”。

1983年,她在西沟推行承包制,她上省里找钱,创办利润丰厚的钛合金厂。因污染而被环保部门下令关停时,她在老百姓的哭声中给钛合金厂贴上封条,并说:“咱西沟人要听党话,跟党走。”后来,西沟陆续建起了香菇大棚,引进了光伏发电。她89岁时还站在广场上为西沟的“生榨沙棘露”做宣传。她坚信勤劳致富,一直种地打粮,获得“共和国勋章”那一年的秋收季节,她照旧拿着镰刀下地……

——摘编自葛水平《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走了——追忆申纪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申纪兰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经济活动所反映的共和国相关制度,概括这两项制度共同表征的社会转变趋势。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在申纪兰要“让群众富起来”的年代,共和国行进在怎样的时代?概述她在这个时代为“让群众富起来”而奋斗的事迹。
(3)根据材料,尝试撰写申纪兰荣获“共和国勋章”的颁奖词。(要求:至少两个角度)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历程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反压迫、反剥削、反饥饿的革命史,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史。马克思认为,以私有制为主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导致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的根源,进而指出了解决贫困的基本途径:一是消灭私有制,二是消灭剥削,剥夺者被剥夺。在中国人民反压迫、反贫困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一经成立就把反贫困斗争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在百年的反贫困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反贫困和贫困治理当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摘编自雒亚男《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机制创新和历史启示》

材料二   《2019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到2030年,92个国家中最穷的20%人口将因气候变化而遭受巨大收入损失。2021年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9个月上涨,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26.5%。而作为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价格的急剧上升导致家庭支出大幅增加,部分家庭由此而陷入贫困。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为例,这一地区成年人识字率仅为60%,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成年人识字率仅为30%左右,基本不具备参与现代化就业的能力。

——摘编自张琦《全球减贫历史、现状及其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反贫困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反贫困和进行贫困治理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全球减贫面临的主要挑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外脱贫减贫的重要认识。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16年(“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浙江省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截至2019年年底,41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可办比例达80.5%,跑零次可办比例达97.4%,“一证通办”民生事项比例达91.4%,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实现小时制,开办企业压缩至分钟制。一些城市街区,设立了常规民生事项“免下车即办”专区,根除了市民“办事几分钟,找车位可能要花几小时”的烦恼。2020年,浙江省政府印发《2020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的目标,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成为常态。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获得中央肯定,其撬动全方位改革的经验做法,逐步推向全国。

——摘编自闵楠、唐薇等《用“最多跑一次”撬动全方位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十三五”时期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最多跑一次”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三五”时期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意义。
7 . 2020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2021年4月责令阿里巴巴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182.28亿元罚款;4月26日,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反映了(     
A.我国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B.这两个企业受外资控制破坏我国经济
C.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我国的经济结构通过调整走向合理化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1年,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全球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有近824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与2019年创下历史新高的7950万人相比,又增长了近4%。全球难民人数再创新高。这表明(     
A.联合国难民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B.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无法解决
C.难民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D.跨区域人员的自由流动已实现
9 . 据统计,2000年全球移民的数量约为1.75亿,到2005年,国际移民的数量约为1.91亿。2020年最新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移民的数量达2.72亿。此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A.两极格局的结束B.经济全球化加速C.地区冲突的加剧D.跨国公司的壮大
2024-02-11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B.计划经济体制助推法制建设
C.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了新阶段D.民法典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