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5-1909年出版的代表性画报

创办年份画报名称创办者身份创办地点备注
1875年《小孩月报》美国传教士上海近代画报的萌芽。
1877年《寰瀛画报》英国传教士上海中国最早以画报命名的刊物。
1880年《画图新报》美国传教士上海宗教刊物。
1884年《点石斋画报》英国商人上海借用外国采用石印技术,新闻画报。
1890年《飞影阁画报》中国人上海创办者为点石斋画报主画师,内容广泛。
1902年《启蒙画报》中国人北京以识字不多的“妇孺”为拟想读者。
1905年《时事画报》中国人广州政治上较为激进,编绘者为同盟会成员,注重书写革命。
1906年《赏奇画报》
《北京画报》
《星期画报》
《开通画报》
中国人广州
北京
北京
北京
1907年《醒俗画报》
《人镜画报》
中国人天津
天津
以唤醒国民,校正陋习为宗旨。
1909年《正俗画报》
《醒世画报》
《民呼日报》
中国人北京
北京
上海
《民呼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相号召,创办不久就遭当局嫉恨,创办者于右任被捕并逐出租界。

——整理自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材料二   晚清民智之开,庚子事变是个重要转折点,“土地割让,主权丧失,国民为之震惊,志者为之愤慨。人人发愤求强,深识者成以振兴教育,启发民智为转弱图强之根本”。一时间,北京城里,出现了民间办学、办报的热潮。

——摘编自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材料三   郑振铎认为《点石斋画报》里发表的许多生活画,乃是中国近百年很好的“画史”……用这段话用来描述整个晚清一百多种画报,也都大致合适。但从“画史”的角度解读晚清么报,并不意味着画家对于“时事”的描述精确无误。

——摘编自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浙:晚清画报研究》

和《以“图像”解说“晚清”—<图像晚清>导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画报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画报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画报作为史料的优势与不足。
2024-01-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1世纪起,神学家们用“经院方法”来研究罗马法,对古代罗马法文献进行考证、注释、解说、概括和阐述。13世纪后半叶起还产生了评论法学派,把罗马法的原则运用到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转化为现实的法律。这表明(     
A.罗马法正不断完善B.罗马法具有显著实用性
C.罗马社会矛盾激烈D.法学家致力于法律创新
2023-01-27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继赌石、开盲盒之后,直播“建盏开窑”引来了众多网友围观。直播间里,一人拿着刀不停地打开匣钵(如图),另一人负责解说开出来的瓷器,引导网友购买。至今仍盛行不衰的制瓷工具“直壁平底匣钵”出现于(     
A.新石器时代B.春秋战国C.南朝D.宋代
4 . 毛泽东在解说他在中共七大上的报告时说:“在我的报告里,对资本主义问题已经有所发挥,比较充分地肯定了它。这有什么好处呢?是有好处的。我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肯定的,就是孙中山所说的“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资本主义。”据此可知,毛泽东
A.认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B.否定资产阶级共和道路
C.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理论D.决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5 . 《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刊。1922年,该报展开主题为“中国当今十二伟人”的问卷调查。该报公示的“前12名”名单及得票情况如下:

前12名

排名

姓名

得票数

1

孙中山

1315

2

冯玉祥

1217

3

顾维钧

1211

4

王宠惠

1117

5

吴佩孚

995

6

蔡元培

969

7

王正廷

925

8

张謇

915

9

阎锡山

724

10

余日章

703

11

黎元洪

671

12

胡适

613

下列有关投票结果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时人倾向于选择文武兼备的实力派人物B.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并存局面
C.当时国民头脑仍被专制与愚昧牢牢束缚D.结果与报纸的阅读群体有一定关联
2024-02-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空的载体:石库门

材料一


石库门是近代上海的典型民居。晚清民国以来,随着社会动荡和工商业繁荣,大量人口的涌入刺激了上海租界房地产的发展。鉴于土地稀缺,为节约成本,地产商采用紧凑的伦敦联排式布局,同时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提高承重能力。石库门弄堂以“里”命名,多用“德、福、康、寿、兴、庆、吉”等字眼。弄堂的出现,还产生了弄堂商号、弄堂作坊、弄堂学校,成为上海滩的特色。

四合院作为北方传统民居,北面为尊,长辈居住,东西厢房,晚辈居住。而石库门的空间寸土寸金,所以近代上海人充分利用空间,常一房多用,或用屏风隔开房间。总之,石库门反映了以经济实力为结构的居住状况,是务实致用的市民文化的映射。

——改编自崔传樵《别具一格的石库门建筑》

材料二   可以说,建筑是一定时空下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载体。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也间接展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和风土人情。

——摘自李新亮、聂林媛《石库门建筑地域性的文化解读》


结合石库门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4-01-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三)历史试题
7 . 英国人笛福(1660-1731)在对约克郡的考察中写道:“我们看见在这些屋子里到处都是精力强盛的男子汉,有些人在照料染缸,有些人在管理纺车,另一些人在修整布匹;女人们和孩子们则在梳棉或纺纱;从最年轻的到最年老的全都是雇佣来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工厂制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能B.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出现
C.工业革命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D.棉纺织业已经实现工业化
8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互会成员国家对外贸易总额中,东欧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比从1970年的23.7%上升到1980年的近30%。匈牙利和波兰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并同西方世界广泛展开经济合作。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B.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欧洲国家加快走向一体化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9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10 . 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也传入亚、非、欧等地。读《“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cha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
B.茶叶沿两大路线传播中均推动沿线国家文明的转型
C.不同传播路线主要受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主要由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
2023-07-10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