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后期是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流动人口的职业,资料显示,占居第一位的是佣工,第二位是自家耕作的农民,第三位是小商贩,第四位是手艺人,此外还有挑夫教书先生奴婢流丐僧侣以及配遣犯,多系下层社会人士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的流动人口》等

材料二   1801年至1851年期间,英国人口大量流入工业发达的地区,比如利物浦从8.2万增长到37.6万,曼彻斯特从7.5万增长到30.3万。1801—1831年期间,农业占优势的贝德福德伯克等地累计失去37.9万人,就劳动力分布来看,以1851年的大不列颠为例,农渔占21.7%,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占42.9%,商业和交通占15.8%,家庭和个人服务占13%,其他占6.7%。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国家地区之间的资源交换,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我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7万多亿元,增长了近186倍,随着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社会保障水平为例,据学者统计研究,2002—2015年间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呈螺旋上升趋势。社会各界对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关注大幅提高,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也将“共享”纳入其中,提出各类社会群体应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摘编自施国庆徐隽倬《流动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从人口流动现象中可得到哪些认识?
2 . 二十世纪60年代,商业贸易领域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商务文件;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个人、企业、政府都可以通过网络采购,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这反映了(     
A.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B.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C.经济发展方式突破时空障碍、实现多元化D.电子商务导致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2023-02-0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2)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讲)
3 . 下图是1500年至1750年间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下列选项中对图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1500—1750)
A.1550—1650年间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日收入增高与商业革命关系直接
B.1600—1700年间农场主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圈地运动导致其破产
C.1650—1750年间伦敦工人的日收入较高得益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D.1650—1750年间英国的高工资状况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诱因
2023-02-08更新 | 39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复习培优卷】-【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完成下列提纲(     
走向整体的世界
国际联盟、联合国适应整体化进程的需要
(4)20世纪中期以来,整体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覆盖全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B.欧亚、欧美新航路开辟
C.世贸组织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D.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2022-08-2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5年2月到6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
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
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
2022-05-21更新 | 1088次组卷 | 23卷引用:选必三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中世纪欧洲教会法主要是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个人的品德、生活守则的一些宗教规则、章程和法规。同时,教会法对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都有所涉及。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矛盾尖锐B.教会注重维护社会秩序
C.公正司法贯穿全社会D.基督教伦理法律化趋势
2023-01-16更新 | 3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培优卷】-【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一大批项目在非洲落地生根,帮助共建国家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应对发展挑战提供有力支持,为改善民生拓宽了渠道。这表明(     
A.中国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形成D.中国新型发展理念影响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两宋时期的谣谚内容丰富,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据下表可知、宋代(       
谣谚出处
欲得富,赶着行在发酒醋庄绰《鸡肋编》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袁采《袁氏示范》
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普济《五灯会元》
白屋多起家,膏粱易偷惰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A.崇富观念盛行B.抑商政策的松弛C.等级分化加剧D.平民化趋势加强
2022-05-08更新 | 326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3辽宋夏金元时期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先秦时期不同派别的主张不同。《论语》记载孔子“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商君传》记载商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盖非:相互掩盖),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

——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

材料二

时期案件法律规定判决结果判决理由

西汉
子为保护父亲不被他人伤害,而误伤己父《张家山汉简》:杀伤父母,枭其首市子无罪《春秋》之义,父为子隐……

魏晋
朱谏之父为族人朱幼方烽火所焚。谏之成人,手刃杀幼方《晋律》:准五服以制罪帝嘉其义,赦杀一罪人,未足弘宪;活一孝子,实广风德

唐朝
一人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唐律疏议》:杀人者斩诏免死配流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孔子和商鞅的法制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者法制观念不同的原因。
(2)概括西汉到附唐法律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0 . 民族政权并立:①是继____之后又一个____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的对峙,____________的并立,____的统一。②宋朝强化________统治比较稳定,____高度发展,____也取得突出成就,但____不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____。③各民族之间________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____的趋势。
2022-08-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