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616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昨日更新 | 100次组卷 | 12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5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9—1952年,黑龙江省肇源县通过“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先进耕作法,使全县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了一倍。这(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行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表明农业改造取得良好成效
4 . 下图所示,距今6500—5000年的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与距今5800—5300年的长江下游凌家滩文化之间,在玉器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据此可知,中华早期文明(     

A.存在区域间交流互鉴B.以使用玉器为标志
C.形成区域间紧密联系D.由中原向周边扩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名为“明武略将军太仓卫付千户尚侯声远墓志铭”。周闻,本姓尚,字声远,太仓卫武官,生于安徽合肥,死后葬于太仓,曾连续参加了郑和船队第三至第七次下西洋,因出海有功由卫百户升任副千户。该墓志铭五十一厘米乘以五十一厘米见方,厚十一厘米,铭文正楷小字,全文28行,满行27字,共669字,记载了周闻的一生经历及勋业,特别提到了周闻五次下西洋活动的日期,即永乐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和宣德六年,其中永乐十九年载,“中道取回”。永乐二十二年尚有一次筹划中的远航,但因“仁庙(仁宗)诏停止之”而没有进行。

材料二   

长乐《天妃碑》全名为《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大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以黑色页岩为料,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其中二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正文楷书直下计31行,首行68字,全文共1177字,除9字磨损外,尚可完整辨识。碑文记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公元1405年—1431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奉使统率远洋船队百余艘,以先进的航海技术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价值的异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郑和航海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时间远远超出了1914年时的预想,也最终让欧洲人从那种普遍弥漫的乐观情绪中猛然惊醒。不过,很多欧洲人还是重新打起了精神,一个永久性的外交圆桌会议在日内瓦设立,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联盟个以和平为目的的议会,国际联盟可能是截至那时的所有国家历史上最为勇敢的一次试验。

——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从非洲到月球》

材料二   国际联盟是作为由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条约的组成部分而建立的,因此国际联盟盟约所规定的“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的宗旨,主要是为了维护以英法为代表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它们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这是国际联盟的本质,并由此带来了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缺陷和弱点。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存在的“缺陷”。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出口占国民收入的5%,100年后这个数据增长到15%。19世纪80年代早期,出口已占英国国民收入的30%。制成品出口的高增长,为英国制造业赢得了更大的规模优势,压缩乃至消了除海外市场上当地竞争者成长的空间,并为英国辅之以武力征服等手段将其他国家纳入自己的国际分工体系奠定了基础。俄罗斯、印度、埃及、阿根廷、西印度群岛……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由此沦为了向英国提供初级产品的“行星国家”。

——摘编自梅新育《帝国夕阳:不列颠“世界工厂”与贸易霸权的挽歌》

材料二   19世纪7080年代,当美国和德国开始把电力和内燃机作为工业的动力和动力机时,“英国采用新技术的迟缓是令人心焦的。如纺织仍然用旧式纱锭,炼钢仍然用开口炉,而德国抢先使用效率更高的炼钢炉和旋转式纱锭”。“世界工厂”这个包袱,使得英国对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设备更新时受到巨大阻力,在建立电力、汽车等新型工业部门时行动迟缓。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认为,从1900年开始,英国的贸易条件逐渐恶化,正是英国不发展新型工业部门,以及工业技术上的停滞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后果。

——摘编自孙杭生《英国、美国、日本“世界工厂”衰退的路径依赖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有利条件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斯米尔诺夫指出:苏联新的富裕农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农、剥削者和“村社的破坏者”,他们占有大量土地,雇佣雇农,经商和放高利贷。另一类是富裕的劳动农户,他们以家庭劳动为基础,并基本上致力于农业生产。推动当时苏联“新的富裕农民”阶层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的巩固B.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D.农业集体化的发展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9 . 1864年,马克思利用《资本论》的准备材料,为第一国际起草《成立宣言》。第二年,他又利用政治经济学知识为国际工人协会撰写《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纠正国际内部的错误思潮。由此可见,第一国际的成立(     
A.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B.促进革命运动由分散走向联合
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10 . 19世纪初,在美国工人运动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女工群体,用道德话语来伸张自身权益,试图获得资本家的怜悯。一些资本家抓住可乘之机,推出应对措施将工厂精心包装为“模范社区”,赢得不少社会赞誉,但却回避了女工遭遇残酷剥削的事实。据此可知当时(     
A.基层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B.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差距
C.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女性群体经济收入减少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