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2 . 某同学在学习了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演变的知识之后,整理出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        
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的演变
1宰相人数越来越多,任职资格越来越低
2机构分权越来越细,彼此牵制越来越强
3内侍机构权力扩张,取代外朝宰相机构
4立断不废旧,但实权逐渐转移至新设机构
A.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合理化
3 . 民族与国家

材料一14-16世纪,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下列表格反映了这一时期与之相关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
1431年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兰西民族英雄圣女贞德遇难。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大西洋贸易从此愈加繁荣,欧洲的生产关系进而发生蜕变。
1517年马丁·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539年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了《维莱科特雷法令》,规定法语为法国行政和法庭所用的官方语言,取代了此前使用的拉丁语。

材料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民族”一词引进后,不久就复合出“中华民族”一词。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随着中国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日益自觉地结成整体,中华民族实际上包括各民族的内在联系,越来越被揭示出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正确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阐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必须最广泛地团结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这样就把中华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完全揭示出来了,并且把中华民族的大联合的必要性升华到了理论和革命纲领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彻底废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压迫制度,完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56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互相支援、共同发展的民族大家庭。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14-15世纪影响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族意识”不断强化的原因;结合所学,评述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采取的重大政治举措。
4 . 下表所示为1973—1976年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出口成套设备情况。该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国别

合同数/个

总值/百万美元

在全部价值中的比重

日本

20000

986

37%

联邦德国

11000

420

16%

法国

6000

571

22%

英国

200

208

8%

美国

200

205

8%

A.计划经济体制被冲破B.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C.外交新局面逐渐打开D.资本主义阵营的内部分化
5 . 南京国民政府从1928年12月7日开始,先后颁布了四个国定税则,受此影响,我国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发生了下表所示的变化(单位:%)。这一现象表明(       
商品名称1929年1936年
棉制品14.21.9
煤油5.24.2
5.42.9
面粉2.60.5
木材1.63.2
染料颜料类2.23.3
机器1.86.4
车辆0.95.4
金属及矿砂5.411.4
1.91.1
A.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B.关税自主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C.中国未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对外贸易逆差已经转向顺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所示为部分学者对非洲传统文明的一些认识。据此可知(            
学者观点观点出处
[德]黑格尔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处在野蛮未开化的状态《历史哲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得十分严重,这一隔绝至今是非洲大陆发展的一个首要而持久的因素《全球通史》
朱寰非洲不是孤岛,也不是与世隔绝地区,虽与欧亚世界的交往较少,但世界文明的相互碰撞,必然会对其产生借鉴,对非洲黑人文明也应该如此认识《世界上古中古史》
A.学术界探讨非洲历史视角单一B.非洲具有辉煌的文明成就
C.学者立场和倾向影响历史解释D.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的交流
7 . 下表内容是清中期安徽县志中关于玉米种植的记载。由此可见,玉米种植的推广(     

名称

概况

绩溪县

乾隆年间,安庆人携苞芦入境租山垦种。

旌德县

嘉庆年间,种包芦者,都系福建、江西、浙江暨池州、安庆等府流民,租山赁种。
A.伴随人口流动B.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C.加剧土地兼并D.促使主粮发生变化
8 .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关于民国时期国货主题书籍出版的部分研究成果。这可用于说明,民国时期(       

1

1916年,通俗教育研究会出版了面向民众的《通俗教育讲稿选录》,以“劝卖爱国货”,呼吁“同外国人竞争权利”,不要“只晓得倾轧同胞”

2

1921年,王受益在《社会鉴》中呼吁工商业和民众:“我们只要求着自家的、本县的、本省的、本国的工厂多多开些,国货多多造些。”

3

河南民政厅于1928年发行《全国人民十二要》,号召“中国人现在要想自救救人,就当下定决心,以购用国货为己任”
A.民族意识的发展B.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C.阶级矛盾的变化D.群众反帝运动的萌发
2023-06-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715~1785年贵族所掌控的英格兰议会下院议员(议席总数为489个)数目统计表。这可用于说明,此时的英国(       

时间

1715年

1747年

1784年

1785年

数目

105个

167个

207个

210个

A.“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B.权力结构发生明显调整
C.内阁制度已经基本成型D.君主立宪政体有待完善
10 . 下表所示为我国1990年的若干史实。这些史实可用于说明,当时我国(     
时间史实
8月28日至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项法律
9月16日、2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11月26日深圳隆重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A.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B.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C.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科学应对国际政局变幻
2023-03-15更新 | 724次组卷 | 1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