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1928年,国民政府在召开的全国经济会议和财政会议上,把改良币制作为金融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以我国枯竭纷乱之金融如何整理,各省参差之币制如何统一,滥币如何整理,以巩固金融之根本”。国民政府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     
A.阻碍了全国经济的统一发展B.有利于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C.解决了货币半殖民地化问题D.旨在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
2 . 下表所示为中共一大到中共五大的基本情况。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时间(年)

会议

地点

出席代表人数(人)

全国党员总人数(人)

1921

中共一大

上海、嘉兴

13

53

1922

中共二大

上海

12

195

1923

中共三大

广州

40

432

1925

中共四大

上海

20

994

1927

中共五大

武汉

82

57967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维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D.注重吸纳农民阶级力量
3 . 下表所示是1919年5月的大事记。表中的内容表明当时(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爆发学生群众游行活动

5月5日

全国各界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6日

南北议和代表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11日

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中国人民通过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
C.学生的爱国运动迅速发展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学生运动相结合
2023-02-24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辛亥革命的亲历者评价这场革命道:人们要求废除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普遍呼声“就像野火一样,在南到广东、北到直隶的中国大地上蔓延”。由此可推知,当时(     
A.辛亥革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C.辛亥革命的根本任务是灭清D.民众普遍支持辛亥革命
5 . 1902年,《字林西报》中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在1842年、1860年、1884年、1895年和1900年的逐渐衰落,而“新中国”话语的使用扩展到诸多领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开始转变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清廷政治统治腐败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023-02-24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33年,英国对华茶征收96%至100%的进口税,1834年提高到100%至300%,到1840年时,英国对华征收关税种类增长到1146项。英国的这些举动旨在(     
A.推行贸易自由政策B.巩固对华贸易的顺差地位
C.逼迫中国开关通商D.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
7 . 以朱元璋、朱棣为代表的明初统治集团,选择了“重治吏,恤安民,崇道统,尊理学”的治国方略;至明朝中叶,尊崇程朱理学的弊端已昭然若揭;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逐步繁荣B.理学占统治地位
C.反对专制的社会思潮D.市民阶层的崛起
8 . “康乾盛世”真正达到了盛世的标准,其中判断的标准:为打破“华夷之辨”思想的束缚,倡导“满汉一体”的新民族观;废长城,破“华夷之辨”,视边疆与内地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主权的疆土有1300余万平方公里。这一事实可用来说明清朝前中期(     
A.思想的高度统一B.经济的繁荣发展
C.制度的不断创新D.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是明朝内阁与司礼监的地位和政府决策的运行过程。这实质上说明当时(     

A.专制皇权得到强化B.内阁掌握了决策权
C.各部门分散了相权D.皇帝决策权被取代
2023-02-24更新 | 13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是2022年9月入选江苏人气宝藏的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荣启期是春秋时的隐士)。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测是,南朝时期(     

A.道教最受尊崇B.士族崇尚自然C.儒学走向衰落D.佛教传播广泛
2023-02-24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