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是不自觉地被卷入的对象,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它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正如马来西亚一位前副总理所惊叹的:“索罗斯使四十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毁于一旦。”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将失去独立性,全球化将使发展中国家变得更加贫穷,发达国家变得更加富有,两者之间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对策选择判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并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
2022-07-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有关学者考证,在明代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的乌青镇有9家当行,其行内有为数众多的雇佣人员,且内部存在严格的级别划分和等级关系。该现象可以印证(     
A.明代政府厉行抑商政策B.江南市镇职业等级明显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快
2022-07-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儒家学派主张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希望统治者积极推行仁政:道家学派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统治者清静无为,使民自化。这反映出两者都(     
A.主张宽厚待民B.迎合了封建贵族政治需求
C.强调君主权威D.维护了广大民众根本利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时期宗教、迷信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法国教育的世俗化逐渐推进,由于上流社会女性活跃于法国政治文化中心,女子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的观点受到抨击,女子教育得到发展。如诺亚尔学校重视逻辑思维训,圣西尔学校关注女孩的健康与卫生,除此之外新思潮碰撞的场所——沙龙,也是女性接受非系统教育的地方。到18世纪法国女性识字率上升至45.3%,但是不同阶层女孩受教育程度不同,如18世纪巴黎地区入学女孩中,来自军官、商人、手工业者比例最大,农民阶层的女儿入学率微乎其微……19世纪以来,女性要求获得受教育权的抗争一直在持续,直到狄律依法案确定500人以上的市镇女子可以获得免费义务教育,卡米耶法案确定了中等教育向女子开放。19世纪80年代,法国一些大学向女子开放,女子教育经历了一个长期且曲折的过程。

——摘编自曾咏柳《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近代女子教育不再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使妇女具有独立人格,随着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民女性获得求学的权利,改变了“贵族式”教育的模式。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女子与男子在教育上当然绝对的平等,要是不平等,就不得谓之平民教育”。此外为了解决入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活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不仅影响“留法学界”,而且“影响华人在世界之地位”。五四时期的教育变革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贾任军《五四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法国女子教育的特点,并分析该时期女子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女子教育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参与建设的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这表明“一带一路”(     
A.使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B.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体现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地位D.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玄宗时期,政府允许民间开展矿冶业,法令规定:“凡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民间手工业有一定发展B.政府放弃了对冶铁的官营
C.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手工业处于平等竞争局面
7 . 1908年,美国企业家福特经过标准化及简化,把T型汽车的零部件,包括螺丝和螺帽在内,精简到5000个,形成了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生产,他表示:“不用任何试装,可以把一辆汽车的一半零部件卸下来,装到另一辆汽车上去。”这种生产模式的出现(     
A.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B.推动工厂最终取代工场
C.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D.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世纪起,葡萄牙、西班牙先后从东南亚低价买入胡椒、苏木等物品,到中国高价卖出后换取丝、茶再贩运到美洲大陆。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
B.体现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C.直接导致美洲物种的扩散
D.制约了工业资本原始积累
9 . 据考古发掘的战国简帛记载,“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A.政治观念基本一致B.思想主张相互融合
C.争鸣态势不可调和D.哲学体系范畴趋同
2022-07-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印刷术发明后,逐渐向海外传播。在汉字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东方邻国,很早就接受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并且在书籍版式、字体、装订等方面,都仿照中国的习惯。这表明当时(     
A.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B.中国的自然科学理论领先世界
C.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作用D.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