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23-24高二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元璋颁行的《大诰》由案例、峻令和“训诫”三部分组成,与之前的《大明律》相比,在同一罪名的处罚上要重得多,多有残损人肢体的酷刑。但到明代中叶,《大诰》从“户户皆有一本”、家传人诵的圣书到束之高阁、“人不知诰”。这一变化(     
A.有利于缓和明代社会矛盾B.说明了国家治理成效明显
C.体现了封建专制集权加强D.反映了明代法律以民为本
2024-01-16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河南开封·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公路、水运、民航、铁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手段,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联运,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关注的重点。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交通联运网络成为不同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
B.利于形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序竞争的局面
C.西方国家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D.交通运输速度和准确性得以保证
23-24高二上·江苏扬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31—1840年间,受政府资助来澳的英国自由移民人数为4.3万人,是过去40余年的2.8倍;到1851—1860年移民总数达到顶峰。当时的澳大利亚被许多同时代人视为“工人的天堂”。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人大量移民大洋洲B.英国工业化渐趋放缓
C.澳大利亚成为罪犯流放地D.澳大利亚文化多元化
23-24高一上·浙江·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其中,有“超级国宝”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二里头文化遗址“绿松石龙”(     

A.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B.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
C.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D.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
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方学者在评论19世纪末非洲大陆的情况时写道:“短短的二十几年就把非洲大陆分割成了外交几何学家们发明的若干对称体。”直接造成非洲形成以上局面的因素有(     
①罪恶的奴隶贸易造成非洲人口锐减       ②欧洲冒险家深入非洲内陆探险
③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英法在北非扩张       ④柏林会议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3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曼彻斯特,恩格斯一有空闲时间就与普通工人交往,详细了解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状况,还研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1844年,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等文章,指出必须废除私有制。据此说明,恩格斯的实践与研究(     
①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②探讨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变化
③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④总结英国工人阶级斗争经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7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导致700万公民中有近300万人被剥夺了选举权。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以财产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平等B.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最终实现
C.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标志法国成文法体系的确立
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在总结希腊和阿拉伯医学的基础上,写成《医典》。12世纪,这部系统的医学百科全书被译为拉丁语,直到17世纪仍是欧洲各大学的医学教科书。据此,对伊本•西那的医学成就评价准确的是(     
①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②融合欧洲和亚洲的医学成果
③促进西欧医学教育的发展④开创了欧洲实验科学的先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11-03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名校
9 . 清朝道光年间,四川《内江县志要》记载:“沿江左右,自西徂(cú,到)东,尤以艺蔗为务。平日,众夫力作,家辄[雇]数十百人……辘轳(压榨甘蔗)煎煮(蔗汁),昼夜轮更。其壅资工值(利润),十倍平农。”据此可知当时(     
①制糖业有雇佣劳动       ②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形成
③已经出现手工工场       ④多种经营增加经济收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3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23-2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唐时期,政府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对照,称为“貌阅”,以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政府规定户籍三年一造。其目的是(     
①提供赋役征发的依据       ②严格官员的考试诠选
③完善基层管理与治安       ④强化羁縻府州的职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11-03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