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史学研究

材料一   以下为郭小凌的《西方史学史》目录(部分)

第一章史学的起源

第二章古希腊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古罗马史学

第四章中世纪史学

第五章古典史学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第六章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

第七章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史学

第八章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

第九章19世纪后半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史学   

笔记对应章节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
·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古代的史料,积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初步按古典史家的方法和形式撰写史作。
①:第____章
·曾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军队前往埃及考察。
完成了欧洲第一部对古埃及进行全面解说的著作《埃及描述》。
②:第____章
   ·普鲁士学派的产生,与历史学者出于爱国主义思想力挺普鲁士领导德意志统一的政治倾向有关。
·法国学者古朗治否定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的正面影响。
③:第____章

材料二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于德意志普鲁士的特里尔城,双亲都是犹太人。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犹太人长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恩格斯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纺织资本家家庭,他与马克思一样有着共同的哲学素养,并曾在年轻时前往英国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由两人共同研究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完善自己的历史哲学的过程中曾经对具体的历史课题进行过一些开创性的专门研究,写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大批史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1)下列内容为某同学阅读完书籍后做的部分笔记,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2)依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相关因素。
2023-08-02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主观题汇编(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继赌石、开盲盒之后,直播“建盏开窑”引来了众多网友围观。直播间里,一人拿着刀不停地打开匣钵(如图),另一人负责解说开出来的瓷器,引导网友购买。至今仍盛行不衰的制瓷工具“直壁平底匣钵”出现于(     
A.新石器时代B.春秋战国C.南朝D.宋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文字节选自毛泽东于194928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写的回复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电报。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该电报部分内容的展板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电文】

……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于对付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善于对付资产阶级,善于领导工人和组织工会,善子动员和组织青年,善于团结和训练新区的干部,善于管理工业和商业,善于管理学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善于处理外交事务,善于处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调剂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解决粮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当然还有许多仗要打,但是像淮海战役那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就不多了,或者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了,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占领八九个省、占领几十个大城市所需要的工作干部,数量极大,这主要依靠军队本身自己解决。……


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份电文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2023-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4题) -江苏专用
4 .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同一时间,绍兴某高中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同学们随着主持人的解说一起讨论、交流,触摸着国家科技进步的脉搏。下列关于中国重大科技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和谐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
②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③改革开放前我国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
④202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新纪录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2023-06-24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说,18世纪至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中的力——能量的概念,引发哲学家对生命现象作出新的解说:生命是一种能量的延续和转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中吸收能量,动物则通过吃植物或其他动物而获得能量。该学者意在说明(     
A.科技进步推动了哲学发展B.牛顿力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C.科学发展导致民众观念变化D.民众对生命价值认知的深入
2022-12-03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目的意图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魏晋南北朝,我国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专职的文人画家,绘画技法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下图是这一时期绘画地理分布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地绘画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条件
B.②地绘画艺术发展是佛教本土化完成的结果
C.③地绘画艺术发展源于经济的重心完成南移
D.魏晋南北朝时的绘画艺术总体上领先于世界
2024-06-01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时期批判传统伦理的一个重要主题,即以个人主义批判礼教之宗法主义家族伦理。陈独秀倡言“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中国伦理变革,应“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李大钊也将家族制度归为摧折个性的“万恶之源”。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旧伦理束缚和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家庭婚姻秩序和伦理秩序,《婚姻法》成为新中国最早颁布的重大法律。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得到大发展,家庭结构与功能逐渐“小型化”:其一指家庭结构、规模逐渐由繁变简、由大变小;其二指家庭职能逐渐由多变少。 由此引起了夫妻、亲子等婚姻家庭伦理关系的重大变化。家庭关系的轴心已由亲子关系转移到夫妻关系,家庭的关注重心开始由长者下沉到年轻人和儿童身上。

——摘编自赵庆杰、王利华《近现代中国社会家庭的伦理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变化的原因。
9 .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针对 19世纪的欧洲曾这样说:“世界充满财富, 但到处笼罩着贫困。”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未得到改善
C.欧洲贫富分化现象极为严重D.殖民掠夺导致了殖民地日益贫困
2024-04-12更新 | 311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上海浦东新·二模
综合题 | 适中(0.65) |
10 . 朝廷与藩镇

古代地方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落候是唐中后期重要的地方建制。对于落镇与唐朝表亡的关系,学界存在分歧。

材料一:

                                           “安史之乱”前节度使及兵力分布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以下对唐朝藩镇解读正确的是,藩镇(       )(双选)
A.主要分布在北部边疆B.有力地拱卫了中央政权
C.兵力远远不及中央军D.主要为防范游牧民族侵扰

材料二:(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时改。

——《新信书》

(2)根据材料二,节度使拥有哪些方面的权力?

材料三:其称为朝廷患者,祗(只是)河阴三偏,其后溜青、淮察,无不愣沧怨张。甚至同华(落俱名)通近京邑,而周智允以之反……追至宋午,天下尽分裂于方候(除侯).而来全总还以梁兵移唐祚央。

—必买《廿二史札记》

(3)材料三中,叛军逼近的“京邑”是指(       )(单选)
A.开封B.健康C.长安D.临安

(4)在赵翼看来,导致詹朝衰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落镜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资纳兵额与功能
河朝割据型7感铣白骨不上页提重兵以自立
中原防愚型8解题任命少上卖驻县兵防断路
边疆附边型17铁廷任命少上卖驻亚阿守边疆
东南财献型9朝廷任命上算住兵少防监验

(5)根据材料四,下列有关藩镇与朝廷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
A.互相支持B.彼此对立C.错综复杂

材料五:唐代自安史式后,长安政权之得以继续维持,除文化势力外,仅恃东南八道财赋之供给,至黄巢之乱既将此东南区域之经济全部破坏,复断绝汴路、运河之交通,而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对默以夺立之政治集团,遂不得不土崩瓦解。大唐帝国之形式及实质,均于是告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信》

(6)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你赞同唐朝亡于潘镇吗?请说明理由。
2024-04-06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