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大运量、快速、准时、舒适的客运交通系统。1863年,伦敦的“大都会铁路”正式通车运行。至1924年,法国巴黎、德国柏林、美国组约等大城市相继建成地铁。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汽车产业和快速公路的退猛发展,全世界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处于低潮。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及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的优越性,此后数十年间,城市轨道交通取得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城市也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且制式渐趋多样化。我国首都北京于1969年开始试运营第一条地铁。

——摘编自罗钦、陈菁菁主编《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材料二   19888月,重庆的轨道交通之梦第一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90年代初,在组织专家团队多次出国考查后,引进了适合重庆地形特色的日本单轨列车。与此同时,通过与西南交通大学、长春客车厂合作自主研发,单轨列车国产率达到60%。1997年直辖之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轨道交通的发展,并提出要将轨道交通线发展成“巴渝特色文化的一道风景线”。重庆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上的18座车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36幅粗犷大气的铜雕,讲述了上溯“巫山猿人”时期、下迄“五四运动”的历史文化故事;9号线红岩村站雕刻着《沁园春·雪》,站台层立柱的浮雕上雕刻着包括江姐、陈然等24位红岩英烈的头像以及介绍。随着新时代多媒体的广泛传播,重庆地铁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一些车站更是成为广大游客的打卡车站。

——摘编自张乃基《山城轨道交通三十年建设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阶段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4-05-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1948年的一幅英国政治漫画,漫画中走在最前列的是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这副漫画意在讽刺(       

A.冷战对峙威胁欧洲安全B.美国实施经济援助的虚伪
C.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D.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2024-05-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人可以通过祭祀向神祈福。释迦牟尼则认识到世间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人应该依靠自己的觉悟来求福。这反映了,古代印度(     
A.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精神觉醒B.婆罗门教义不断丰富与发展
C.政权逐渐摆脱了神权的控制D.种姓制度理论的思辨化趋势
2024-05-14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2年6月,英国驻华大使发表演说:“……日机故意轰炸各大学,……中国学生继续攻读不辍……重庆城,到处断垣残壁,然附近山丘与河流,均经开发,市民亦孜孜不倦,使一切生活照常进行。”该演说的主旨是(     
A.谴责日本对重庆的无差别轰炸侵略暴行
B.肯定重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C.呼吁英国放弃绥靖政策以加强对华援助
D.赞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强意志
2024-05-1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马凯旋式分为大小两种:大凯旋式是独裁官、执政官和裁判官在彻底战胜外敌、杀死至少5000名敌人、拓展了疆土后才能在罗马举行的游行并陈列战利品的仪式;小凯旋式的荣誉授予那些已取得胜利,但战争尚未正式结束的将军,或级别不够高的将军,或战胜海盗的将军。罗马社会对凯旋式的重视(     
A.固化了罗马社会的等级差别B.巩固了共和国的政治根基
C.适应了罗马建立帝制的需要D.增强了公民集体认同意识
2024-05-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决议,决定废除“国民革命军”的名号,改称“工农革命军”,“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与国际旗同”。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发动民众扩大自身革命基础B.实现工作重心向农村的转移
C.借用旗帜展现自身政治理念D.深入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经验
2024-05-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数据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全球货物贸易国别分类变化情况

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贸易值增加倍数(1995—2016年)
南南贸易5%6%8%10%10%6x
中南贸易3%4%6%9%10%11x
中北贸易8%9%12%14%17%6x
南北贸易29%30%31%32%30%3x
北北贸易55%51%43%35%33%2x
注:中——中国;南——中国除外的发展中国家;北——发达经济体。
A.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B.贸易自由化成为国际共识
C.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提高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
8 . 状元实业家张謇以“衣被所及遍我东南”自勉,1895年在家乡创办的棉纱厂名为“大生”,取儒家“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卢作孚以“振兴实业,以苏民困”为志,1925年发起成立轮船公司时,特以“民生”为名。这反映出(     
A.近代工业扩展到内地B.实业救国得到广泛支持
C.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D.爱国实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1023年,朝廷置益州(今成都)交子务,分界发行交子。每界数额固定为125万余贯,同时备有本钱36万贯,每界以三年为期,到期即以一定折扣兑换新钞。北宋交子发行的变化(     
A.取代了传统的金属货币B.促进了交子的全国流通
C.加重了商品的流通成本D.提高了交子的社会信用
2024-05-10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2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武隆区发掘了一座具有明显中原形制的西汉早期墓葬“关口一号墓”。在出土的600余件随葬器物中,有少量釜、鳌等巴文化铜器,还有来自蜀地的漆器,以及带有秦文化因素的漆扁壶、铜蒜头壶等。该考古发现实证了(     
A.区域文化发展的多样性B.手工业生产工艺的交融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D.全国道路交通网的形成
2024-05-10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