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孟德斯鸠考察历史和现实后关于国家政体的划分。由此推知,孟德斯鸠(     
类型特点统治原则评价
专制政体君主权力无限,将个人意志视为一切恐惧坏政体
君主政体君主依赖法律和贵族统治国家荣誉好政体
民主政体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美德好政体
A.推崇君主立宪制度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赞赏中国政治体制D.错误分析法国现状
7日内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24年,美国和欧盟先后出现对中国新能源车的新抵制言论和计划,对中国的新能源车挥动“关税大棒”。美国总统拜登称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应对中国新能源车。美国抵制和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根本目的是(     
A.打破国际贸易的壁垒B.促进世界绿色经济的发展
C.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D.打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7日内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明代前期,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地位逐渐确立;明代后期,山海关的地位迅速提升,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这一变化反映出(     
A.明朝政治中心发生变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明朝军事防御体系调整D.沿海威胁加剧
7日内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法百年战争中,为支持战争开支,英国议会形成上下两院,下议院掌握了批准征税的权力,法国三级会议则逐渐默许国王自主征税的行为,相信国王能带领民众保卫国家。这说明英法百年战争(     
A.削弱了英国人对国王的信任B.促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强化了英法两国的专制王权D.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4-06-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夏商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至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春秋中期,一个地域的民众,非必只有一族,居于某地的民族就被称为某地之人;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B.宗法分封制崩溃带来的后果
C.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D.统一战争加快民族交融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如图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这反映出(     

A.欧亚文明传承的连续性B.区域文化传播的变异性
C.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增长依然高于工业制成品。到1990年,中国终于实现了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平均达到约94%。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B.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新华社发行的《吴起镇会师》这次会师(     

A.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共军事力量的对比B.有助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
C.使陕北成为党中央“落脚点和出发点D.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024-06-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轮船招商局在新轮试航之时,常邀请媒体人士及中外官绅参观;通过《申报》介绍“江宽”轮“身长250尺,舱面宽40尺,楼面宽70尺,可载货2144吨”,“海晏”轮“上等客房可容60人……客堂可容50人”;招商局还在年度账目中展示各艘航轮的成本、折旧、运能。该局的上述做法(     
A.实现了富国强兵B.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传播了工业文化D.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
2024-06-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33年、聂耳在上海结识卖报女孩“小毛头”,对卖报儿童悲惨生活感同身受,创作《卖报歌》:“……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1934年,《卖报歌》在《扬子江暴风雨》公演中演唱,后广为传唱。这表明,《卖报歌》(     
A.进一步推动了抗救国运动B.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教化育人功能
C.反映了上海人民生活的艰辛D.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抗争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