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2至1864年,戈登带领英国工兵部队对上海、苏常以及杭嘉湖地区进行了大范围地图测绘。他们测量军事据点的地理形势,考察主要河流的通航情况,第一次用西法准确绘制出太湖平原的地图。戈登这一行为的直接意图是(     
A.传播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B.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促进洋务运动的有效开展D.开拓中国江南商贸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心学的“良知”出于《孟子》。孟子将良知定义为人所具有的“不虑而知”的先验性道德直觉。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由此可知,心学体系之“良知”(     
A.回归到先秦儒学传统B.具有世界本体意义
C.摒除了儒学的伦理性D.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五月间,革新之诏数十下。士民条陈新政者日数十辈,部臣疆臣,日不暇给。秋八月,康有为事败,亡走海外。其弟康广仁,及谭嗣同、刘光第、杨深秀、杨锐、林旭等斩于市,诏罢新政。慈禧皇太后已归政九年,至是复听政。

——沈恩膏《历史教科书本朝史》,1908

材料二   德宗(光绪帝)原是英明之主,那时虽已亲政,无如孝钦后和恭亲王事事牵制,不能自主……当时政治气象,为之一新,但那班顽固的官僚,深恶不利于己,多方破坏,因此发生新旧之争。那时太后本厌恶新党,遂起废德宗之意。后来便由后党直隶总督荣禄等,密谋破坏,散布谣言,说新党要围颐和园,谋害太后;一面奉太后还朝,下诏德宗有病,重行听政。同时捕杀御史杨深秀等六人——号为戊戌六君子。

——朱翊新、陆东平《高中本国史》(1929年)

材料三   1898926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评论到满人投靠俄国,汉人依赖英国,故戊戌政变在名义上是改革派与守旧派的矛盾,实际上则完全是亲英派与亲俄派的权力争夺10月,大隈首相在东邦协会发表讲演称:中国地广人众,绝不会被列强以武力消灭,但若守旧如故,则是自取灭亡。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最适合担当诱掖引导中国之责

——摘编自王美平《日本对戊戌变法的认知、态度与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书对于戊戌政变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戊戌政变的态度。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各方对戊戌政变评价不同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孔子明确地提出他所要培养的“志士”的标准是:“行己有耻,始于国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其核心是强调了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紧密相连。苏格拉底也曾说道:“我若想要影响政治,那么是我一个人参与政治的力量强大一些呢,还是我所培养的人都参与政事的影响大些呢?”综上,他们都强调的重要育才理念是(     
A.德才兼备B.理性至上C.人本主义D.入世情怀
2024-05-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安史乱后,“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科敛之名凡数百,废者不削,重者不去,新旧仍积,不知其涯,百姓受命而供之,旬输月送,无有休息。”鉴于此,当时的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削弱藩镇,强化中央权威B.抑制兼并,推行均田制度
C.改革税制,推行两税新法D.整顿漕运,加强南北互补
2024-05-2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6 .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2022年金砖五国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31.5%。在这一时期,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创建了金砖国家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全球南方”在重大问题上与西方保持距离,让西方不得不重视“全球南方”的立场和主张。这反映了(     
A.西方大国的政治经济优势已经完全丧失B.多种力量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进程
C.全球范围南北势力相互制约的格局出现D.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无法共同协调发展
7 .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推行代袭刺史制度,以“诸王”"勋臣”为世封刺史,但多为遥领,并不到实地任官。对此,侍御史马周上疏指出,“今朝廷独重内官,县令、刺史,颇轻其选。刺史多是武夫勋人,或京官不称职,方始外出……边远之处,用人更轻”。这反映出唐朝代袭刺史制度在用人方面(     
A.存在内重外轻的现象B.延续宗法制度的传统
C.极具门阀政治的特征D.导致君主权力的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在阐发其三民主义思想时,一方面承认“我们近来实行革命,改良政治,都是效法欧美”,另一方面又说“中国有一个正统的道德思想,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而绝。我的思想,就是继承这一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的”。这表明了孙中山(     
A.主张复兴儒学正统地位B.兼采西方学说和传统文化
C.与封建势力存在妥协性D.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运动
9 . 1950年5月,中国外交部交际处安排周恩来总理拜会了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这是中方给予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大使的特殊礼遇。1951年1月,毛泽东主席还出席了潘尼迦举行的印度国庆招待会,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使团活动。这些外交举措(     
A.打破了西方国家外交封锁B.立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动了亚非会议成功召开D.有利于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整个16世纪,西班牙通过成立贸易署等方法垄断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强迫殖民地人民用金属货币来购买本土运往殖民地的商品,同时通过这种方式限制殖民地工商业发展和货币流通。西班牙这些做法(     
A.践行了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原则B.增强了其殖民地对欧洲移民的吸引力
C.维持了其殖民地经济的高度繁荣D.促进了欧洲本土工业革命的加速进行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