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0年)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02-13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9届高三下学期2月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一边倒”外交方针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许多国家是这样;也可以改变结盟,从一方倒向另一方,有些国家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力量对比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作为回报,苏联外交官在联合国发起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从台湾的国民政府转移到大陆的共产主义政府的运动。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下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国际背景并分析其实质。
(2)材料二认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或改变结盟,新中国却采取“一边倒”方针说明了什么?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苏关系所呈现“独特的形式”?“一边倒”方针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
3 . 《明史》对巡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线索解读,学界普遍接受。但仔细对比《明实录》等原始材料,就会发现这条线索太粗,遗失了许多重要的史实,易产生对巡抚制度的错误认识。这说明
A.历史解释需多种史料实证B.原始材料印证史实最可靠
C.正史对史实的解读较模糊D.历史解释是否科学难确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宋仁宗)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共274字。毕异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等均无记述,而其他荐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一古墓碑,刻有“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1049年宋仁宗改元为“皇祐”)等字样。根据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专家确认其为宋碑。在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如今,该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成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摘编自孙启康《毕昇墓碑鉴定及相关问题考证》等


(1)根据材料,归纳英山古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的证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籍中对毕昇记述很少的原因,并说明毕昇墓碑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西周至明清环保法制与生态环境状况


——摘编自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通考——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本线索》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史上两大区域的人口数量(单位:万)

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41171448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27891915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31742398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28414257
明弘治四年(1491年)24325177

——数据源于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

材料三   丝绸之路被誉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世界文化的大运河”。西北丝绸之路正式被官方开通,始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遣副使访问中亚、南亚及西亚各国)。当时我国的冶铁技术、铁器、井渠法传入西域,西方的玻璃、琉璃等特产和葡萄、苜蓿、石榴、胡桃等植物传入中国。印度的艺术、佛教、音乐、舞蹈等也传入中国。东汉末年,由于匈奴控制西域一带,丝绸之路一度梗阻。唐代是丝绸之路达到最终繁荣的时期,阿拉伯和欧洲商旅往来不断,将中国与当时强大的东罗马两大文明古国联系起来,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丝绸之路梗阻。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西北丝绸之路日渐衰退。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明清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变化趋势,并说明明清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析长江流域人口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西北丝绸之路繁荣与日渐衰退的原因。
2019-07-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非常有特色的文明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只有珍视法律,令那些不遵守法律、存心颠覆现政权的分子罢手,我们才能强大起来……我们不仅要在制定法律时始终考虑如何使法律为民主制度服务,而且当立法工作完成后……还要遵守我们所颁布的法律,并且严惩那些违法分子。

——伊斯科奈斯(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概括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征服世界的原因。充分利用本题线索,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后世的积极作用。。
2019-01-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诸子百家关于“乐”思考的大致线索:老子与季札、孔子等分别提出不同的观点;墨子与荀子的争论,庄子对儒家的批评;杂家吕不韦对诸家的调和;最终是儒家的总结。材料所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重视礼乐教化
B.各家观点不同,相互诘难
C.各学派脱离现实,追求享乐
D.“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
2019-10-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从创作特征看,这一作品
A.取材于宗教
B.想象力丰富
C.关注现实
D.内容荒诞
2019-04-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陕西省富平县2018-2019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校开发了《齐鲁史话》校本课程,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关注山东新发展。阅读课程中的相关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山东


材料二   近代山东

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威海,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898年,他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修筑了胶济铁路.

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兴起。

1918年,因为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国内掀起了“五四运动。

1921年,王尽美、邓思铭参加了中共“一大”,山东成为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在山东建立鲁西、鲁南等抗日根据地,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发生在山东境内。1947年5月,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孟良的取得重大胜利,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材料三   现代山东

1956年,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有企业。……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田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摘编自《张裕公司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地图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及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总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发展的基本线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裕公司发展变化的背景。
(4)为了完善《齐鲁史话》校本课程,你认为还应该补充哪些方面的材料。
2020-02-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抽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4年)

1978年12月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月18日至22日,十ー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大规模的城市改革拉开帷幕。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