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指出三幅示意图中所反映制度及其实行的历史时期,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相互联系的线索(或角度、内容),展开论述。(要求:明确指出所选角度,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中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的目录,选取其中一条线索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0-08-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二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03(纲要上、下)
3 . 有学者指出,正是这些周期的兴衰起伏,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此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展示了连接汉、唐两大王朝的脉络线索,决定了“中国”“中华民族”的当时样态和后续基础。这一时期是
A.先秦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秦朝
2019-10-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克力图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古代文明的证据。他在椭圆形建筑物破损的门相上削下一些木片。莫克发现这些木片微红、芳香且不受虫蛀。他企盼这是发现的线索!“我们所得的木片竟然是雪松。”……所罗门王用许多雪松来建造神坛和王宫,示巴女王也曾访问过这里。

——[英]彼得·加莱克《大津巴布韦》

材料二 早期的英国探险家西奥多·贝特看了卫城以后认为:弯弯曲曲的走道和过于复杂的防御工事是卫城最显著的特征。他曾感叹地说:“这是我有幸能见过的最为神秘、最为复杂的建筑结构。”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莫克的考古结论及理由。你如何看待其结论。
(2)材料二图片所示的是大津巴布韦遗址中的建筑物。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建筑物主要特征。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中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的目录,选取其中一条线索自拟论题并结合必修2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0-07-28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无锡的粮食种植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5000多年的仙蠡墩原始村落遗址中就发现种植水稻的遗迹。在此后漫长的传统社会中,粮食作物的种植成为无锡农民的主业。在清朝中期,在无锡浒墅“关北二三百里以内,居民生齿日繁。积终岁辛勤血汗所出之麦等,完租办赋,养老育幼之资,以有易无”。在耕作之余,无锡人还植桑养蚕,所得产品除完粮纳税外,还补贴家用。

材料二:近代无锡以民族工商业的兴盛而著称,在20世纪30年代曾号称“小上海”,1908年沪宁铁路的竣工为无锡蚕茧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导致近代无锡蚕丝业的迅猛发展,植桑养蚕的农户在很长时间里占绝大多数。有资料显示养蚕与种粮的收益差别,如下表所示:

1913~1920年间无锡每亩耕地养蚕与种粮年经济收益对照表

养蚕 种粮 茧粮差价
产茧量(斤) 单价(元) 价值(元) 小麦 (稻)米 米麦总值价值差(元)百分比
产量(石) 单价(元) 价值(元)产量(石)单价(元)
价值(元)
1913﹣1920年 130 0.50 65 0.70 4 2.802.30 5.50 12.5615.45 49.55320.70
1927﹣1929年 150 0.50 75 0.70 5 3.50 2.30 8 18.40 21.90 53.10242.47

﹣﹣以上材料均摘自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研究﹣﹣以陈翰笙的无锡调查为线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无锡农业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无锡蚕丝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和近代无锡蚕丝业生产的不同之处。
2020-07-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从图书馆查阅资料,摘抄了以下历史人物的部分资料:①英国国王威廉一世②普罗泰格拉③德国宰相俾斯麦④马克思⑤马丁·路德⑥列宁⑦达·芬奇⑧美国总统华盛顿⑨《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巴黎公社委员)


依据上述资料,请你从中选取三个人物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线索清楚)
2020-03-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1)根据材料一,在前一“过程”中,列强是如何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孙中山BC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等新民主主义革命D

(4)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5)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9-08-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世界近现代史时间轴。



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提取一条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线索,并进行简要说明。(要求:线索清晰,史实准确。)
2019-12-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新校区2019年高三上期阶段性测验历史试题
10 . “史料阅读”北宋学者欧阳修在他编撰的《新唐书·兵志》中,总结了从藩镇割据直至唐末军阀肢解唐朝的历史线索: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故兵之始重于外也,土地、民赋非天子有;既其盛也,号令、征伐非其有;又其甚也,至无尺土,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                                                       根据史料说明唐朝时期的藩镇有何危害?
2019-08-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高中历史上精品学案第 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