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唐律·名例》规定:不孝,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处以绞刑。同条法律还规定:不孝,谓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阙,分别处以徒三年和徒二年的刑罚。这些规定体现了唐朝法律
A.深受儒家伦理教化的影响B.服务于皇权专制的加强
C.突显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2 .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明确提出中央机关必须有三分之一的职位用于招考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此后,基层工作经历逐渐成为公务员考的一道“门槛”。这一举措有利于
A.提高公务员综合索质B.扩大公务员考录的范围
C.贯彻平等竞争的原则D.优化基层公务员的选抜
3 . 每位杰出的日耳曼人武士首领都有一批年青的侍从,即扈从队。他们战时守卫在首领身旁,效忠他、服从他;首领则向他们提供武器、给养及一份战利品。酋帅们为胜利而战斗,侍从则为酋帅而战斗。这种关系具有
A.野蛮落后性B.社会等级性C.封建社会性D.迁徙流动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摘编自西汉《盐铁论·刑德》

材料二   北魏高祖太和十二年(488年)诏: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著之令格(古代律法)。

——摘编自《魏书·刑罚志》

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

——摘编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材料三   设计存留养亲制度,使子孙能够尽到对直系尊亲属的养老送终义务,有力地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并进而通过构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族伦理关系,来促进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和谐……传统的“无讼”思想,在当代表现为通过调解制度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杨鹏程《礼法结合: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本线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的司法审判标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高祖时期判案标准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5 . 1524年,马丁·路德提出强迫教育的概念,这种由政府办学的主张得到当时众多邦国的响应,如马德堡根据路德提出的方案组建了新的学校,此后许多邦国都有了繁荣的教育体系。马丁·路德的强迫教育主张
A.推动了教育与宗教教化分离B.在德国得到了初步实践
C.促使各邦国创建新教育体系D.得到德意志帝国的推广
6 . 垄断资本的高度集中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为保护其利益,需要一批具有专门法律知识的人为其服务,所以律师队伍迅猛壮大。这表明,近代西方发达的律师制度
A.适应了市场竞争激烈的需要B.客观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矛盾
C.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产物D.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7 . 近代德国刑法专家费尔巴哈认为:“每一应判刑的行为都应依据法律处刑,对公民的……刑罚,只能是忠于并根据一种刑法科刑。哪里没有法律,哪里便没有对公民的处罚。”该论述
A.表明无证据即公民无罪B.说明法律保护公民自由
C.体现了罪刑法定的原则D.反映出刑法约束公民权
8 . 《刑统·断狱律》规定:“诸赦前断罪不当者,若处轻为重,宜改从轻;处重为轻,即依轻法。”这一规定
A.利于抑制司法腐败行为B.表明审判遵循从轻原则
C.有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D.体现了慎刑的人文精神
9 . 有日本学者提出:日本采用唐律,其文句虽相同,但多加以斟酌改订,如中国极重之罪为“十恶”,而日本则为“八虐”,且大体上《日本律》较《唐律》之处刑较轻。该论述从侧面表明《唐律》
A.是礼、法相结合的典范B.代表中国立法的最高成就
C.对日本法制有示范作用D.以儒家的纲常为指导原则
10 . 秦简《法律答问》载:“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汉简《贼律》则规定:“父母殴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殴笞辜死,令赎死。”这一变化反映出汉律
A.完全沿袭秦律内容B.确保了统治者的权威
C.对家长权有所制约D.受儒家伦理观念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