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20世纪的美国,“每位总统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甚至许多人认为“只有职业官僚才是真正的联邦政府”。这说明美国的文官制度
A.剥夺了总统的行政权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影响了政治权力结构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2 . 元初,忽必烈以中书省统领全国政务,地方则置十路宣抚司。同时,也时常让中书省官员挂上“行某处中书省事”的头衔,出外主持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事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由此可见,当时
A.中书省的行政权受到皇权压制B.中央严密监控边疆事务
C.中央注重协调与地方的关系D.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一股新思潮,包括印度的尼赫鲁主义、印尼的苏加诺主义、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和泛非主义等。这股思潮的出现说明
A.殖民地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不结盟运动具有反殖反霸诉求
C.世界和平民主运动蓬勃兴起D.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获得发展
4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道:“如今大难当前,宗教和人世的法律已经名存实亡,只要能好好活着,干什么都不被干涉。”据此可知,薄伽丘
A.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B.表达了人文主义诉求
C.认识到了个人主义弊端D.主张摆脱基督教束缚
2021-10-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1939年1月,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在山西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土兵觉醒联盟”;1940年7月,在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的直接领导下,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成立。这说明当时
A.日军失去了中国战场的主动权B.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C.中共努力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D.中共积极争取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
6 . 据考古发现,在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出现“邦客”与“主人”的不同专用称谓,这是关东人与秦人身份等级不同的标志。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秦朝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B.民众对秦统一六国的态度
C.秦朝民事法律制度的严苛D.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2021-10-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经济史学家让德弗里斯认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很多缺陷,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要用“勤劳革命”这一个新概念来取代“工业革命”。因为1500~1800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因为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力的突破。“勤劳革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它会增加商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又会增加对市场销售商品的需求,它由商业刺激(相对价格的变化、交易成本的减少)和口味变化来共同促成。

——摘编自舒小畇《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评析。(要求:赞成、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皆可,但须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2021-10-18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特别尖锐,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家经典中去寻找新的答案和新的思想武器,以挽救社会危机。从北宋中期起,唐代以来主要以诗赋、帖经、墨义取士的做法受到了抨击,经义考试在科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它既可承袭旧说,又可自为立说。因此,儒学领域出现了新现象,主要表现为汉唐学者专事经学蔓注的传统遭到废弃,以贞观年间钦定的《五经正义》为代表的经学旧说被怀疑,一时间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即包括各种儒家学派在内的宋学。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明清实学”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用以说明和概括自己思想时常说的一个概念。宋明理学家也讲实学,但明清实学不同于宋明理学家所谓的“实学”,而有其独特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特征。明清思想家把批判矛头指向腐败的封建制度及其僵死的传统文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而且也提出了各种旨在改革时弊的教世方案。明清实学如同先秦诸子学一样,是中国哲人的理性思维成果,是中国思想史这棵树上开出的绚丽多彩的花朵。

——摘编自莴荣晋《明清实学简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以往儒学相比,宋代儒学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实学与宋代儒学的共性,并概括明清实学进步性的体现。
9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了考试院,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考试由考试院主持。但在几十万公务员中,通过考试的不足2000人,通过高等考试的仅有600人。这说明当时
A.考试无法考查真才实学B.考试未与任用相互结合
C.考试院的职能名不副实D.考试选官制度存在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在察举之后,规定对于人才的选拔,要先经过考试,而后量才录用。一般是将考试的内容,书之于简策,令被举之士“成以书对”,皇帝亲览其策,策试高第而举任要职。这一举措
A.取消了地方官对选官的参与权B.使得察举的对象发生转向
C.造成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D.为科举制提供了历史借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