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德为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魏书·序纪》记载:“其(拓跋氏)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时期的
A.华夏认同B.疆域辽阔C.农业发展D.姓氏汉化
2 . 李振宏强调:“义”是传统宗法社会的基本政治准则,不仅有亲亲尊尊的精神内核,还有公、正、善、节、分等具体观念内涵,是一个引起诸子群体性关注的核心观念,在战国诸子文献中均有较为突出的观念地位。这反映出诸子百家学说
A.以“义”为核心主张B.呈现一体化的特点
C.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D.源于宗法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中海对于欧洲人来说,是一座牢狱,而不是一条通途。因此,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据此可知,开辟“新路”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对黄金的需求
C.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D.传统商路受阻
4 .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金融市场发生金贵银贱变动,西方各国都相继采用金本位制货币,而中国仍采用银本位制货币。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逐渐脱离世界金融市场B.西方各国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C.中国出口贸易数量增长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明朝制度不是一个高明的制度,丞相的替代物(内阁制)毕竟不能起到原来宰相制的作用,所以制度的惰性暴露得特别充分。该学者旨在强调
A.明朝政治变革违背法理B.宰相制的平衡性和有效性
C.废丞相有违统治者初衷D.明朝内阁未起到辅政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古代罗马,按照惯例,内事裁判官可以颁布各种告示,作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他们获得了直接立法的权利。这些告示日积月累,形成了所谓“裁判官法”,成为罗马法的重要渊源。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司法过程中的随意性B.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立法实践上的灵活性D.司法范围不断拓展
7 . (原创题)中国当今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最大的不同点是
A.政治立场B.职务常任C.公开竞争D.考试录用
2021-11-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原创题)晚清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与古代科举制的相同点是
A.面向社会公开选拔B.学生才有做官资格
C.教育和选官相分离D.教育和选官相结合
9 . (精选题)楚汉战争时,刘邦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余悉除去秦法。”汉朝建立之初,“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秦法)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这说明汉初
A.关中地区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坚持法家思想的治国方略
C.宰相实现了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承袭秦朝法律并有所损益
10 . 宋夏之间爆发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三战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但宋朝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停止"岁赐",关闭榷场,不准青白盐入境,禁止双边贸易,从而给夏国的经济以致命的一击。加上西夏与辽之间又出现了嫌隙,所以西夏愿意议和。这说明宋夏议和
A.加重了北宋的财政负担B.辽国的介入起决定作用
C.符合宋夏双方实际情况D.完全是北宋单方面妥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