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写道:“康熙曾利用传教士南怀仁(比利时人)、白晋(法兰西人)等人替清朝政府编修历书、制造火炮、绘制地图,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康熙亲笔删改的传教士德理格、马国贤上教化王(即教皇)书中,即指出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希望教化王能派更多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的传教士来中国效力。”材料主要表明(       
A.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渗透较深B.明清“西学东渐”主流是传播科技
C.清朝统治推行者开放的对外政策D.康熙帝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重视
2 . 以下魏晋隋唐时期的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       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唐穆宗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会盟,立碑于逻些(拉萨),碑文中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朝与吐蕃基本停止了纷争,保持和平相处
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载:“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反映唐初在文化领域兼容并包的特点
《唐律疏议》规定:“诸主殴部曲(依附民)至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等”“诸部曲、奴婢过失杀主者,绞”反映唐代社会成员的地位趋于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30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柑橘产地集中在两浙、四川、江西、福建以及两广。这些地区许多农户不再种植粮食,完全以栽培柑橘为业,所需粮食依靠外地供给。这反映出(     
A.农业种植技术提高B.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C.基层市场蓬勃涌现D.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扩大
2023-11-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唐朝的对外交往的繁荣,不仅在交往的地域上跨越亚欧大陆和大西洋,在交往的原则上也能做到无论种族与文化,一视同仁,互相尊重。这反映了唐代(     
A.繁荣富强的经济状况B.开明包容的外交理念
C.自由富足的社会生活D.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2023-11-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的《蒿里行》主要描述了(     
A.东汉后期的军阀割据混战B.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主导北方局势
C.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D.三国鼎立,吴蜀联军打败曹军
2023-11-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人既不是魏晋以前汉人的简单延续,也不是胡族单向地融入汉族,而是汉胡互化产生的共同体。这个民族共同体在唐朝近300年中,又继续不断地与域外、周边的胡人以及来唐的外国人融为一体,不断汲取新鲜血液,因而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以气吞日月的磅礴气势,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刻意求新的独创精神,缔造出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唐朝对待被征服的异族,亦和汉朝不同。汉朝多使之入居塞内,唐朝则仍留之于塞外,而设立都护府或都督府去管理他。所以唐朝所征服的异族虽多,未曾引起像五胡乱华一般的杂居内地的异族之患。然环伺塞外的异族既多,当其种类昌炽,而中国政治力量减退时,就不免又被其侵入的危险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胡互化”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汉唐民族政策的差异。
2023-11-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7 . 鼎盛时期的晋商以经营票号最为出名,各种商号遍布全国且远达欧洲。晋商的营商成功之道,主要在于有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秉持诚信经营理念,创新商业管理模式和积极拓展商业版图。基于此,明清晋商才足以称雄商界。晋商的成功之道反映出(     
A.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B.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C.晋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D.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瓦解
2023-1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万邦”的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共一百四十几国,至战国之初,所有大小诸侯加起来才仅二三十个。各诸侯国的领土不仅占有比过去大得多的土地面积,而且这些土地连成片,这就使各诸侯国有了明确的“领土观念”。这一变化(     
A.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B.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根源于井田制的瓦解D.促进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2023-11-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论证宋代士人的政治主体意识时说:“‘以天下为己任’涵蕴着‘士’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处理有直接参预的资格,因此它相当于一种‘公民’意识。”余英时意在说明(     
A.宋代文治造就了言论宽松的环境B.宋代的政治主体意识蕴含着理性
C.宋代士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宋代科举制促成士人的公民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顺治十七年(1660年),贵州巡抚卞三元上疏请求在府州县学中招收苗民子弟。同年,清政府规定“贵州省属苗生分大、中、小学,定入学补廪额数,俱附各学肄业,另立一册,勿与府、州、县、卫学额数相混”。该规定(     
A.意在改变当地的习俗和信仰B.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普及
C.瓦解了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D.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
2023-1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