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4世纪以来,货币成为西欧普遍的交换手段,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用货币缴纳地租,手工工场主、租地农场主和商人需要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这一状况(     
A.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反映了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
C.蕴含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动因D.引发了西欧社会的价格革命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的目录摘编。

22章跨文化交流(1000-1500
一、远距离贸易和旅行
远距离贸易的类型
政治和外交旅行
传教活动
二、危机和复兴
腺鼠疫
中国的复苏:明朝
西欧的复兴:国家建设
西欧的复兴:文艺复兴
三、探险与殖民
中国人对印度洋盆地的勘察
欧洲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探险
作者为何以“跨文化交流”作为本章的标题?结合史实加以阐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

结构

中国

西方

政治

延续了秦汉以来形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和大一统观念,是有机的统一,比较牢固。居民都是编户齐民,身份和法律地位相同。

延续了城邦体制及其理念,是松散的统一,并不牢固。其内部结构差异较大,居民身份多样,政治组织形式和法律也不一,自治传统深厚。

民族

胡汉关系历史悠久,融合程度深,胡人政权主动采纳并推广汉族制度﹐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

罗马与蛮族接触较晚,融合程度有限,更注重以法律身份区分不同的群体。

文化

……

基督教改变了原有的西方信仰格局,致使古典文化消失。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和入居帝国的蛮族相继抛弃了自己的传统,不约而同地转向基督教,形成以基督教为纽带的新认同。

——据刘家和《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1)将表格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2)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4 . 13世纪堪称是游牧民族最辉煌的时期,它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几乎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它”是指(     
A.亚历山大远征B.蒙古西征
C.拿破仑战争D.匈奴大迁徙
2023-07-13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近代某地区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相符的是(     

A.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B.种姓制度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
C.大和绘和浮世绘是其特色艺术D.王权与教权并立的政治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初,“州郡兼领”市舶贸易。宋中期,罢“州郡兼领”,改转运使兼提举市舶,市舶司直接听命于中央。这一调整旨在(     
A.规范地方行政职权B.加强中央管控能力
C.推动海外贸易发展D.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中央通过推行两税法,采取“以支定收”的方法,严格核定了州、使两级预算的收入项目及其数量界限,同时中央也确定了自己的两税收益数量,上供、留使、留州三级划分。据此可知,两税法(     
A.简化了征税名目B.以征收货币为主
C.规范了国家预算体系D.强化了户籍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在政权国号上也往往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这些做法意在(     
A.发展农耕经济B.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
C.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D.寻求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9 . 下表是研究秦朝灭亡原因的两则史料。其共同研究视角是(     
史料一司马迁:“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史料二贾谊:“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A.军事衰退B.政治残暴C.经济落后D.文化冲突
10 . 下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诸侯争霸与华夏认同一纷争中有统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动荡中有秩序
◎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一争鸣中有共性
A.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B.在渐进中完成社会转型
C.充满着动荡与混乱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